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8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7日内更新 | 7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22次组卷 | 109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书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地方官吏有“牧正”和“九州之伯”等。又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监狱称为“圜土”。上述材料表明(     
A.夏朝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B.夏朝已出现中央集权制度
C.夏朝已出现分封制和宗法制D.夏朝的皇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沿用分封制B.推广郡县制
C.采用郡国并行制D.建立省制
2024-04-10更新 | 82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日益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024-04-08更新 | 85次组卷 | 64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文综历史试题
7 . 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
2024-04-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08-20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五卅运动与五四运动的相同点是(    
A.具有反帝爱国性质B.遭到北洋军阀的镇压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D.运动走上了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2024-04-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08-20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次得到成功运用是在解决(     
A.香港问题上B.澳门问题上C.台湾问题上D.经济特区问题上
2024-03-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     
A.不结盟政策B.“一大片”政策
C.团结反殖反霸D.坚持对外开放
2024-03-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