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是明长城示意图“终明之世,边防甚垂,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防御。”明朝长城修建之初主要的防御对象是
A.匈奴B.倭寇C.蒙古族D.女真族
2021-11-27更新 | 239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5-2016学年上海市八校高三3月阶段测试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世袭制的确立C.王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诞生
2021-10-09更新 | 1063次组卷 | 74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源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作了这样的描述:“国立宰辅大臣,共商事务。国家费用,先与乡绅会议,而后征纳。……有要务则国王召议事百十三员会议,与中国军机、都察院无异”。对此评论最为恰当的是
A.魏源对君主立宪运作机制作了较真实叙述B.魏源对中、英的政治制度作了相应的对比
C.魏源未能抓住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本质特征D.魏源主张中国应效法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
4 .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2021-10-03更新 | 946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六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B.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C.革命党人在③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D.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④建立国民政府
2021-08-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人社会地位低下B.休养生息政策促使商业发展
C.抑商政策与社会发展背离D.抑商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
2021-08-0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鲁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愿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材料表明
A.分封制的崩溃已经是大势所趋B.孔子伐齐是因为反对暴政
C.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不为时代所接受D.鲁哀公大权旁落
2021-08-09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不得人心B.美法支持民主共和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9 .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体现着两种态度的典型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C.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10 . 蒙古是明代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直接灭亡明朝的却是
A.努尔哈赤领导的大金B.皇太极建立的大清
C.多尔衮统帅的入关清军D.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