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29次组卷 | 109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39次组卷 | 7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32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记·本纪》共十二篇,迄至秦朝分设了五帝、臭、殷、周、秦本纪以及秦始皇本纪共六篇。对于《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之置,后世有学者批评司马迁“自乱其例”,更多的则认为它体现了史家的“卓越见识”。司马迁的这一历史书写,重在(     
A.理清王朝更替的世系B.凸显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C.阐述成王败寇的道理D.探寻秦亡汉兴的历史缘由
5 .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委会发行了《清明上河图》国画邮票一套,以契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智慧主题。这是因为《清明上河图》(       
A.反映了城市经济的繁荣B.属于山水画派风格
C.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D.表现了文人的个性
2023-12-13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从汉武帝元封五年时开始,朝廷规定刺史不再只是每年秋分巡察地方,而是在地方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并有意与所在郡的郡治保持距离。刺史的级别仅相当于低级县令,但朝廷会及时提拔成绩卓著者。上述做法着眼于(     
A.扩大刺史军事范围B.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C.根除诸侯王国封地D.优化国家监察机制
7 . 有学者在评论北宋制度革新的重要意义时,认为其彻底结束了武人政治,开创了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巩固了政权。这反映了宋代政治的特点是(       
A.崇文抑武B.分化事权C.一职多官D.增设机构
8 . 《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体现了商鞅主张(       
A.奖励耕织B.严刑峻法C.中央集权D.奖励军功
9 . 宋初,由皇帝直接颁布并不经过中书门下审议的“内降”诏令较少,仁宗、神宗时期“内降”激增。徽宗明诏,“中外官司辄敢申明冲改御笔处分者,以大不恭(十恶罪之一)论”,有司“但奉行御笔而已”。这(     
A.体现了二府三司体制的崩溃B.埋下了北宋覆亡的隐患
C.克服了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D.表明了相权结构的调整
10 . 如图所示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最合理的是(     
A.1984年,沿海城市的开放大大刺激了外贸的活力
B.1980年,经济特区的设立带来了进口的快速增长
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改变了我国的“入超”地位
D.1991年,国际格局变动造成“中国制造”出口受阻
2023-11-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