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9 道试题
1 . 人民政权的巩固
剿匪镇反
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概况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土地改革
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概况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稳定物价
背景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千疮百孔;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加剧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措施(1)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________”和“米棉之战”。
(2)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意义(1)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2)到________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抗美援朝
背景(1)1950年6月25日,________内战爆发。
(2)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3)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经过(1)________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党和政府要求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________上签字
影响(1)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的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3)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022-10-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清末“新政”
(1)背景:《____》签订后,清政府遭受重挫,试图通过实行“新政”进行“自救”。
(2)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虽然是清政府的自救举措,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3)结果: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4)认识: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2022-10-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义和团运动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_____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______斗争的兴起。
2022-10-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边疆危机
(1)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背景:1864年,新疆地区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____趁机入侵新疆;俄国出兵占领____地区。
②概况: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平乱;____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③结果: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中法战争
①背景: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②经过: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被击退;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____,法军败退。
③结果: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中国是“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
④影响:1885年,____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2022-10-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北平谈判
(1)背景
①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
②迫于内外压力,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_________代理其总统职务。
(2)概况:1949年4月,以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和以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3)结果: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_________》上签字,谈判破裂。
2022-10-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财政经济危机(1)背景: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
(2)表现: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
(3)影响:带来恶性_______,物价飞涨
政治危机(1)表现: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民族资产阶级也受到排挤和打击,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
(2)影响: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一党专政独裁(1)表现:1946年11至12月,在内战声中,国民党包办的“______”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_______》,不过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
(2)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2022-10-2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知识点
局部侵华
(1)背景
①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________,确立了侵略中国的总方针。
②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爆发,严重影响日本。
③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________。说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2)表现
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________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标志着中国________的开始。
②1931年9月19日晨,日军占领沈阳,随后进一步占领整个东北。
③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________挑起侵略战争。________。淞沪抗战
④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________
⑤华北事变:________,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________”。其目的就是灭亡中国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日本对东北三省的侵略震动了中国社会,加剧了民族危机。
②国民政府________。置民族危亡不顾,充分暴露了其反动的本质
(2)表现
________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②1933年,________。长城抗战
③1936年,________发展到3万余人,在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高潮:________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①背景:“华北自治运动”。
②爆发: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③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救国主张,________。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救亡运动
新高潮的到来
________又称“双十二事变”
(1)背景
①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________的方针。
③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________
(2)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________
(3)结果: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影响
________,促进了中共中央________方针的实现。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②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________
中共对蒋政策变化: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2022-10-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唐中后期:两税法   分夏、秋两季征收
(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___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
(4)影响
2022-10-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社会的变化
平民社会的到来
(1)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________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________。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3)人们的________,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人身束缚的松弛
(1)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________阶层。
(2)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由________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________
国家社会控制松懈
(1)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________,缴纳交易税即可。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2022-10-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清末新政
(1)背景:《____》签订后,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内容: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的发展(选必1);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很快革命爆发了。
2022-10-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讲辛亥革命-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