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线索表

状况时期主要表现
加强地方管辖调整中央机构
确立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巩固
完善
西汉颁布推恩令;分设刺史;设西域都护府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由文官出任知州,并增设通判实行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强化地方设“都布按”三司
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台湾府


(1)依据表格提示信息,将下列字母按照表格填入相对应的序号后面。
A.设行省   B.设政事堂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三公九卿   E.设军机处   F.设中朝
(2)综合上述表格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的特征或趋势。
2 .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实施历史的组织者或领导者。他们虽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

将上述历史人物与其主张的观点一一对应。(填字母)
(1)“民族”“民权”“民生”
(2)“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4)“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5)“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2022-05-0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10高一上·河北·期中
名校
3 . 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秦朝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什么?元与明两个朝代在解决这两个矛盾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
(3)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4)清朝前期,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清朝晚期,专制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请分别指出与这两个历史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
2019-09-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邯郸四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在专制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据此,明太祖在政治体制上有何改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地位与作用。
2021-07-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40年来,我国的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机遇,更是深深地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
(2)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请你指出当年开辟的经济特区中除深圳、珠海外的另外两个经济特区,并归纳经济特区中的“特”的含义。
(3)40年来,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请指出党和政府于1984年在改革开放领域分别采取的重大创新性举措。
(4)“40年来,我们党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改革思想、改革路线、改革经验和改革方略。”综合上述,概括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
2020-05-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
(1)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时期。
(2)概括隋唐、宋加强君权及汉武帝、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020-02-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在延续本身的传统、显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的同时,推动着全人类文化的共同进步。请根据分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组:孔子和董仲舒B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C组:李鸿章和曾国藩D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E组:李大钊和陈独秀F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1)A组人物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2)与A组人物相比,B组人物的思想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3)指出C、D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他们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不同?
(4)促使E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5)F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2020-02-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的专题讨论,请你加入他们的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共产党主张与活动国民党主张与活动国共关系结果
1921年7月1927年7月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合作发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8月1937年7月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长征;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寇出中国。国民党“围剿”红军;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国共对峙红军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
1937年7月1945年8月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承担正面战场抗战任务;后期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BC
1945年8月1949年10月前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进行解放战争。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战争状态D

(2)根据上述探讨发现:
A.导致国共关系不断变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通过这一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2019-09-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简答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
(2)试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