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史料一 宣传“大跃进”的漫画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

——老红军致彭德怀的信

史料二 到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万6千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

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既不能超越,也不能阻碍,否则就要受到惩罚。人民公社化运动就违背了这一经济社会规律,急于从刚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础上快速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摘编自《浅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原因》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分析“大跃进”的特点,概括其影响。
(2)根据史料二,概括人民公社的特点,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原因。
2023-09-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6课学习讲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

材料



附注:画面近处,两只船在风浪中航行,驶向“完全共和”的彼岸。桅杆上都挂着“新民国”帆。它们受到“外患”冲击。靠近彼岸的船装载“内政”,满帆前行,帆上写“须不分畛域,化除意见;协力同心,各尽其天职,以期同帆共济”。另一只船上的两位掌舵者正闹“意见",船上其他人正焦急地看着他俩。整个帆船就要被“外患”的恶浪吞没。画面上方,作者题字:“事急也,国危矣,一般闹意气者听之,一般争党见者看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谈谈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2022-12-13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公斤》《皮棉亩产5000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材料二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总收入(亿元)国家财政比上年
19662534317.3%558.724.4%
19672104.516.9%419.424.9%
19682015.34.2%361.313.9%

——以上材料据《新华文摘》等整理


(1)上述材料所示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根据材料说明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
(2)材料一、二涉及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试做简要评价。
(3)针对材料三所示问题,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
2023-09-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6课课时作业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漫画中国通史故事》


材料二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治国主张
儒家孔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老子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材料三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依据材料一判断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材料二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治国主张”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表。请你结合所学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战伊始,漫画家就呼吁:“敌人的炮火使我们遭到了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直接打击,我们全部都觉醒了,全部都发现了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宣传抗战,每一个漫画作者都在抗战必胜的信心下,努力工作着。“漫画界以最大的热情把这个战斗的艺术形式直接为抗战服务。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漫画界王敦庆、鲁少飞、叶浅子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组建了教亡漫画宣传队。抗战漫画运动在全国迅速地兴起。

救亡漫画宣传队从上海出发奔赴祖国各地,他们在南京举办了大型“抗敌漫画展览会”,虽然在日军的空袭下,但市民仍然跃参观。南京展毕,他们还到扬州、镇江等地展出。全国各地也纷纷成立了各种漫画社团,并出版大量的漫画刊物。各报刊也都纷纷刊载抗日漫画作品,如武汉的《新华时报》,广州的《青年画报》,香港的《星岛日报》,桂林的《教亡日报》,成都的《新新新闻》等。

——据刘椿《抗日战争中的漫画宣传运动》


(1)根据材料,概括抗战漫画运动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漫画运动的作用。
2023-05-06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2·纲要上第2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一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前,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分别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委关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的汇报,逐渐形成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看法。撰写《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不仅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而且为中共八大提了理论指南。

——摘编自自闻言实《1956年中央领导同志的调查研究与<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材料二   宣传“大跃进”的漫画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

——老红军致彭德怀的信

材料三   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千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

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既不能超越,也不能阻碍,否则就要受到惩罚。人民公社化运动就违背了这一经济社会规律,急于从刚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础上快速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摘编自《浅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原因》

材料四   19618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庐山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和“工业十七条”。《指示》认为前一段时期权力下放的过多、过于分散,所以现在要把权力更多地集中到中央一级,并强调严格执行国家计划,不得在计划之外层层加码,在之前下放给地方的中央企业中,凡是产品需要在全国范围统一调度的,现在一律收回中央等等。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工业十七条”规定企业必须规定“五定”(即国家给企业定产品的方向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的原料、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消耗定耗和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外部协作关系)和“五保”(即企业向国家保证产品的品种、质量、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完成成本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期限)进行生产。在这一新体制下,厂长将重新有权总理企业内部的行政事务,且企业中生产、技术、财务等部门都将由专业人员负责。

——摘编自《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方面立即着手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工农业生产,并很快地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另一方面则逐步展开了大规模新的基本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为550亿元。巨额投资给人民带来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以自己的热情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五计划期间,全国施工的工矿建设单位达1万个以上,五年内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新建的规模巨大的工矿企业投入生产。

——摘编自《新中国十年来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主题二   伟大的建设成就

材料六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以一九六六年同一九五六年相比,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党在这十年中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摘编自1981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七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代表主要事迹
孟泰新中国成立后,孟泰带领群众捡得成千上万个零件,回收各种废旧钢铁物资,建立闻名中国的“孟泰仓库”。一五计划开始后,他带领工友们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完成了60多次重大技术革新。
王进喜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1960午,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在重重困难面前,全队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出色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材料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批亚洲民族主义国家紧随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之后纷纷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建交。中国一贯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以及外部势力侵略与干涉的斗争,并对独立后的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建设给予巨大而无私的支持与援助,如积极支援阿尔及利亚人民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支持刚果、老挝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古巴尽一切可能予以援助。广大亚非拉国家认识到中国是朋友,是国际社会中主持正义的力量,是它们争取独立解放、维护主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外援。广大亚非拉国家认为,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于实现联合国的普遍性,并能更好地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宗旨。……在中美关系松动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加快了承认新中国的步伐,成为在联合国大会上赞成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新生力量。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摘编自高志平、郭温玉《不结盟运动与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材料九   中美关系的改善经历了曲折历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一直对华采取敌视政策。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开始考虑改变对华政策,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从国际反霸斗争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与美国和解的战略决策。1972221日至28日,尼克松访华,双方经反复磋商,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联合公报》,中美和解之门终于打开了。这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摘编自李勇主编《全方位速读系列:世界历史》

主题三   “文化大革命”

材料十   如表

时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
1953195714.6%
195819620.6%
1963196515.7%
196619767.1%

材料十一   如表

时间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
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6%4.2%9.21%1.9%

*基础测评*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等领导人开展调查研究的历史背景和成果。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大跃进”的特点,概括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民公社的特点,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能力提升*
(5)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6)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7)根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并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8)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一五计划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9)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工业、科技方面的成就,并指出其历史作用。
(10)据材料七,概括新中国建设中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代表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历史纵横*
(11)根据材料十中的数据变化,指出1953-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指出其原因。
(12)根据材料十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72-1973年、1974-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增长的原因。
(13)根据材料十、十一并结合所学,1953-1976年我国经济建设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失误,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教训?
2023-10-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6·纲要上第2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为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漫画。



(1)对四幅历史漫画揭示的相关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时间排序。
(2)任选其中一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读。
(3)历史漫画作为一种图像史料,如何认识其史料价值?
8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服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竞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转折……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统区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辛亥革命的事业”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2023-01-12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中国通史故事》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依据材料一,判断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
2023-12-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迨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   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一百五十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全国禁毒展览漫画读本》


(1)材料一林则徐上书中,认为鸦片有哪些危害?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2023-02-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