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69次组卷 | 66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新高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
年份
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1998
2083
3.90
33621
62.90
17750
33.21
1999
3245
5.62
35571
61.57
18954
32.81
2000
5520
7.94
40554
58.32
23465
33.74
2001
8761
11.18
42408
54.10
27221
34.73
2002
12951
14.30
45.179
49.87
32459
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变化趋势,说明形成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7-07-02更新 | 6504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精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