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证》记载:“往年回纥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杜审言《送高郎中北使》:“北狄愿和亲,东京发使臣。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卢照邻《上之回》:“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摘编自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等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5-14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4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中期,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才有资格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富裕人家竞尚奢华,明朝文人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潮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律令严明,人遵画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崇尚服饰奢华成为一种时髦。房舍等第之分不断被突破,江南地区兴起了“园林热”。明人所著《建业风俗记》记载,之前“富厚之家多谨礼法,居室不敢淫”,而到嘉靖末年“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一些钟情山水的文人或结伴或独行,遍游山川,出现了徐霞客等一批旅行家和沈周、唐寅那样喜欢自然山水的画家。

——摘编自陈忠海《回看历史,大明朝因忽视“供给侧”错失机遇》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阐述。(要求:写出信息,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29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紬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