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邓稼先等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实事求是B.崇尚节俭C.无私奉献D.勇于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 14 位天文学家,在国内 27 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
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2020-11-18更新 | 432次组卷 | 5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
汉姓长孙
A.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
2020-11-12更新 | 147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屯昌思源实验中学第二学期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文科)范围选修1第1--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朝中叶以后,官吏数量早已超过定员,但是,进士人数仍然不断增加。考生过多,带来了阅卷的困难,造成有实力者落榜,才疏学浅者侥幸当选,考场上出现替考等歪风,朝廷屡屡发布训诫,但都没能取得预期效果。材料反映出清中叶后的科举制度
A.朝廷优待读书人B.难以维系的窘境
C.科举阅卷误差大D.官员的坚决反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A.行使军权
B.审核政令
C.跪受笔录
D.协理奏章
2020-10-23更新 | 42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期教学质量监测历史卷
8 . 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D.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2020-10-23更新 | 262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士人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成为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这有利于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佛、道思想的吸收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D.传统儒学的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大变革需要有稳定的秩序,力求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睦的周边环境;坚持独立自主、排除任何外来干预,以便集中力量推进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

材料: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变化一览表(部分)

时间外交方针、政策主要内容
194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5“求同存异”方针主张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亚非国家求同和团结,中国在坚守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亚非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70年代一条线、大片为对付苏联,建立一个最为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是反霸的主力;第二世界(发达国家)是争取和联合的力量;在反对美苏争霸时,为了集中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美国成为一支可以利用乃至联合的力量。
1982对外开放、不结盟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对于一切国际问题,中国将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