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在井田制下,土地是不能随便买卖、转让的。然而,西周中后期五祀卫鼎、九年卫鼎等铭文中却有了贵族间进行土地买卖、转让的记载。这一变化反映了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礼乐制度的动摇
C.地权出现下移趋势D.王室对土地失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请回答:
根据上图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宋中枢权力体制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分析这一矛盾演变的趋势。
2019-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材料二:


请回答:
(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他们在强化皇权限制相权方面四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材料二中,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9-01-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这一变化
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
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总结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
9 .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于2015年2月13日说,两岸关系要看长、看大、看远,大的趋势很清楚,只要往这个方向运作的话,两岸能够找到永续的和平。“大的趋势”应是基于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九二共识”的达成
C.“一国两制”的提出D.两岸三通的实现
10 . 春秋时期,大国打出“尊王”的旗帜争夺霸主地位,挟天子以号令其他诸侯;战国时期,诸侯不再尊崇周天子,自行称王并互相攻伐兼并。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日趋加强B.统一趋势逐渐增强
C.贵族政治已经崩溃D.宗法体系受到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