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体现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2023-08-15更新 | 26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样题历史试题
2 . 纪念章或者图片,可以再现当时的历史画面和历史场景,告诉我们真实的历史。下图所示纪念章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019-10-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样题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

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周一良、吴于廑《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下图所示为1950—1984年中国、苏联粮食产量的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农业政策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和苏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两国经济改革内容,分析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4 . 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中美正式建交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今我朝罢免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此训令出自
A.汉高祖
B.唐太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私门塞而公道开,浮华斥而真儒出。”该政治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倡导的(     
A.经世致用思想B.工商皆本思想C.心外无理思想D.无为思想
9 . 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文化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