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1 .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士人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成为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这有利于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佛、道思想的吸收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D.传统儒学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
2020-10-19更新 | 115次组卷 | 45卷引用:西藏林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这反映当时
A.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B.国家管理运用法家思想
C.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D.器物制造技术领先全球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   “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材料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自于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焚书》D.王夫之《船山遗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唐宋时期沿海港口城市蕃客云集,此处“蕃客”主要是
A.徽商、晋商B.西域商人
C.波斯、阿拉伯商人D.西藏商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中央官学的建立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进一步发展
2020-09-19更新 | 1414次组卷 | 6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中国古代科技巨匠不计其数,祖冲之、贾思勰二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是
①都生活在北朝   ②注重实践
③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④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一国两制”主要是因为
A.契丹族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B.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2020-09-17更新 | 66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