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创纪元我探访”小组寻访历史亲历者,记录了下列资料:


材料二   至今,76岁的樟木村村民莫荣樟对1951年秋末分田地的情形记忆犹新:“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打土豪,分田地,那些分到田地的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呀!”

——摘编自《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   第二章土地的没收的征收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摘编自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位老人提到的历史事件。
(2)对比材料二,概括在土地政策上口述历史与文献记载的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的解答,就口述史料研究历史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都由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这反映了明朝
A.强化君主专制B.整治官场腐败C.封建体制僵化D.皇权渐趋衰落
3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从来不得人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始终是历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同于内地的特殊政策进行治理。”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
C.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高度自治D.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代时期,匈奴一度占有整个漠北、河西及西域地区,严重威胁汉王朝的生存,同时阻断了汉王朝通过丝绸之路沟通域外。张骞出使西域后,汉王朝于公元前121年,将匈奴势力赶出了河西地区。公元前101年,汉将李广利伐大宛胜利后,又在西域设置西域使者校尉,由其率领军队在今新疆轮台和库尔勒西南屯田,以供给和保护往来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和商人。后又设置“护鄯善以西校尉”,用以维护丝绸之路南道的畅通。

——摘编自孙玉琴《汉唐时期丝绸之路贸易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材料二   朝贡制度自先秦社会就已萌芽,发展至明朝时则进入鼎盛时期,直接表现在贡国数量的增多及朝贡活动规模的扩大。永乐二十一年(1423),出现了南渤利、苏门答腊、阿鲁、满剌加等16个国家,多达1200多人的朝贡使团来明朝进行朝贡的宏伟景观。但随着明朝倭患不断,由明入清的王朝更迭,朝贡制度出现危机,到清末,朝贡制度最终解体。

——摘编自陶继波、那日呼《繁荣、危机与衰落明清时期东亚朝贡制度变迁略论》

材料三   “一带一路”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同时,由于“一带一路”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具有新时代的特征。首先是“亲善之路”,这是指“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对民族稳定及社会和谐的前提下进行建设的,我国会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发展、互利共赢。其次是“繁荣之路”,现如今的“一带一路”建设,与古丝绸之路创造社会财富、联系东西方贸易的作用一样,连接了亚、欧、非三块大陆,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机遇与潜力。最后是“交流之路”,“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一样,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还是文化交流和民众交往之路。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们要发扬丝路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

——摘编自王义桅《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朝贡制度进入鼎盛的历史事件,并说明朝贡制度危机出现对明清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的新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丝路精神的本质内涵。
5 .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抗美援朝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2021-12-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8年,中共广东省委号召广大青年“到前线去,到军队中去,到敌人的后方去,参加自卫团,参加壮丁队训练,巩固和增强前线战斗的力量。”这一号召
A.有利于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B.动员了广大青年开展土地革命
C.体现了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D.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做了准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研究发现,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以后,随葬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的主要是男性,而随葬纺轮的则主要是女性。由此可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A.小农经济开始出现B.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仍然处在旧石器时代
8 . 汉武帝时期,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出巡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工作方式由常驻式改为流动式,刺史要严格遵循“六条问事”,其中第一条针对豪强恶霸,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太守。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官员责任意识B.强化对地方有效控制
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1-10-20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盐铁转属大司农管理,规定民间不许再私自煮盐冶铁,也不许私自贩卖盐、铁;公元前81年,汉政府颁布法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商业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B.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C.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反映了现代宋史研究者对宋代政治的认识。据此可知.他们认为宋代
概况出处
“北宋文官制度发达,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成规"张其凡《北宋政治架构探微》
“皇帝与官僚士大夫同是一个政治单元中的一员。把皇权看作是同一权力结构中的一部分”王瑞来《皇权再论》
“不能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此强彼弱或此弱彼强的关系"张炜炜《论宋代的皇权与相权》

A.科举制度完善提升了士大夫地位B.政治制度中蕴含着民主的趋向
C.皇权与相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D.文官制度发达动摇了专制皇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