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24-03-17更新 | 189次组卷 | 84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后下发到门下省时,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体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决策
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2023-11-07更新 | 155次组卷 | 42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郡县制首倡者
2022-10-26更新 | 203次组卷 | 38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科举制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网易网络资料整理


根据图1、图2、图3、图4的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和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宋时期社会上流传着“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桐齐檐,出状元”“潮至夷亭出状元”“穹窿石移,状元来归”等谣谚。其原因是
A.科举选官促进了儒学的官方化B.科举制为社会阶层流动创造了条件
C.唐宋时期文化思想控制的松弛D.文化重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7 . 中国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mò,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嚣,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话》

材料三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概括材料一中对西学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
(3)试举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制度”领域中学习西方的重大事件及主张,并归纳指出在思想领域学习西方的特点。
2021-1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华东师范大学杨国强教授认为,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口号,是“借法”西方以对付西方人,“所以这段历史的'借法’是自觉又不自愿”。这揭示出洋务派
A.通过全面学习西方以改变落后状态B.借助于西方文化以全面实现近代化
C.既要学习西方又阻止近代因素成长D.既要改变落后状态又反对全盘西化
2021-12-08更新 | 384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梁启超说,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中致力于建设一“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的第一人。这里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指的是康有为
A.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B.主张振兴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
C.确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
D.倡导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黄宗羲将王阳明“致良知”的命题重新解释为“行良知”,他认为王阳明的本意中“致”即是“行”,重在力行与实践。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A.重视儒学伦理在现实中的落实B.具有明显的反君主专制特征
C.批判“三纲五常”的传统儒学观念D.是对先秦传统儒学的复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