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3-12-11更新 | 317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2023-04-12更新 | 327次组卷 | 126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023-03-15更新 | 67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选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对于义和团揭帖分析错误的(     
A.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B.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C.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D.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2023-02-03更新 | 115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宏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真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被视为其中一种救国方案。近代爱国者普遍关注封建专制与民族危亡间的关系,如王韬从君民关系的角度提出专制弱国论;严复指出专制制度是民族危亡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近代思想家接受西方近代民主的价值观念,提供了理论的基点,甚至形成“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混合物。如郑观应认为议院制度与三代法度相符,梁启超也认为中国古代“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不同的阶级、阶层、派别对于民主政治的探索与设想也各异,有的主张在封建体制内部进行改革,有的主张渐进改良,有的主张暴力革命实现民主宪政,也有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论调。近代救亡思想变动异常迅速,各种社会势力纷至沓来,往往是一个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新的任务又提到日程。文化启蒙同政治革命几乎同步进行,相互交织。

——摘编自王春聆《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发展轨迹探微》

材料二   民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建党后提出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和“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政治主张。随着国民革命的推进,又提出了建立“革命的民众政权”的主张。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地方政权设四级苏维埃代表大会,明确而具体地规定了工农大众享有的各项政治经济权利。而后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发提出了“人民共和国”和“民主共和国”的民主构想,根据地的“三三制”(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13)政权建设是民主思想走向成熟的例证。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政治协商会议组织工作的推进以及在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推广,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逐步形成。

——摘编自张睿丽《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主政治思想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探索的积极影响,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2-12-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帝所主“大一统”,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帝“大一统”论是对传统的“华夷之辨”的彻底否定,是民族观念及理论的划时代的创新中国各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到对统一国家认同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淀和整合,清朝统治的这300年才最终成为定局。并且清朝的民族疆域观超越了历代汉族帝王所固有的“天下观”之窠臼,对领土、主权、边界有着清晰的界定与认知的理念,对中国版图的最终确定奠定坚实基础。

——摘编自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重视民族问题,但却有明显的差异性。1942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指出:“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与汉族,实已融为一体,更没有歧异的痕迹。将“民族”改为“宗族”、以宗族代替民族的“同族同源论”思想,可以说是封建宗法制原则的再现,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前所提倡的民族自求解放与民族平等的欺骗性。中共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和革命“如不依靠三亿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将一事无成”,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都对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摘编自彭川《略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的民族疆域观相比传统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两党民族政策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国共两党都重视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7 . 国民党党治体制的序列是军→政→党,强调以军统政,以军控党,党的力量最为脆弱,在战地最先瓦解的往往是各级党部。而共产党则相反,党的力量往往成为军政的前锋。这可以用来说明国民党(     
A.解放战争中失败的原因B.党员干部信仰缺失
C.军事指挥体系效率低下D.政治建设忽视民生
2022-12-2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学习到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其根本原因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中国封建势力仍然根深蒂固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D.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022-12-27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洋务派外交官薛福成认为“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因此“虽以尧、舜当之,终不能闭关自治”。这体现了清政府(     
A.试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B.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外交观念近代化转型的趋势D.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2022-12-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冯天瑜在《中华文明史》中提到“明清的小说和戏剧以普通人的生活及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至三教九流皆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B.四民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D.小说政治批判色彩渐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