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事务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2023-04-17更新 | 926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做丞相,改变了即位早期由贵族做丞相的惯例。之后,汉武帝又让贤良之士“并在左右”与大臣辩论。这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凸显B.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
C.皇权进一步加强的趋势D.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在自吴阖闾大城后至明初的1 800 多年时间里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缓慢,最初的街衢河道受城门和宫城的控制形成简单而不一定规整的方格网状。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州开始出现,城市的发展出现了较明显的地域功能分工,“城北半城,万户机声”,空间也开始突破城墙,沿放射状河道向外扩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城南青旸地因被辟为日租界和西方公共租界得到一定开发,但很快就衰落了。1978 年后,苏州城市的空间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为保护古城发展经济,苏州重点向西发展,试图形成“东城西区”的城市格局。19945月启动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带动了苏州城市空间向东发展。古城东面的园区和西面的新区形成了苏州城市空间发展的两翼,加上南面的吴县新区,苏州城市空间呈现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块状连片扩展的趋势。

——摘编自朱利青《苏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材料二   伯明翰生产枪炮、纽扣和挽具,达德利生产铁钉,伍尔弗汉普顿生产铁索。曼彻斯特是兰开夏棉纺区最大的生产中心、最重要的市场,也是英格兰西北部最大的商业中心。从这里出发的商人们走向全国售卖商品。“曼彻斯特人”成了当时行商的代名词。利兹是工业革命前夕英国毛纺工业最大的生产中心。这些城市几乎没有行会的规定和限制,个人的经济活动比较自由,也不受城市当局的干预。具有如此多现代新品质的这些新城市,成了英国现代城市社会的前驱,正是它们孕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民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州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新兴城市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州和英国新兴城市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023-01-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借贷、质、押、典当、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比较普遍,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等信用票据大量流通。据此可知宋代商业信用的发展(     
A.有利于缩短商品交易周期B.扩大了货币的数量和种类
C.干扰了民众的经济生活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
6 . 明初统治者致力于在东西洋和西域全方位外交,采取了“守备为上、不征诸夷国”的外交政策。除永乐年间偶然的主动出击外,明代大部分时间都采用了强调夷夏之分的保守政策。这说明,明代外交(     
A.避免了外来势力进犯B.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
C.隔绝了与世界的交往D.使海上贸易走向繁盛
7 . 1004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许诺每年给辽“军旅之费”——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1042年,双方商议关南地界时,北宋为了请和,又答应每年再向辽朝增纳绢十万匹、银十万两。北宋意在(     
A.扩大朝贡贸易的规模B.增强契丹的军事力量
C.推动契丹的华夏认同D.维持宋辽之间的和平
2022-11-1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89年,邓小平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这说明,邓小平(     
A.反思“文革”对教育的破坏B.主张建立国民教育体制
C.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D.提倡从国情出发搞建设
2022-11-1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表明,我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遇到阻力B.以法律推动和保障经济的发展
C.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经济法律D.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2022-11-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1957年,依据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731件。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A.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B.以法律确保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C.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体现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原则
2022-11-1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