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演变是国际和国内环境的综合产物。中国各阶级从被迫打开大门到不同程度上的学习西方思想,到最后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把其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也印证了陈独秀的“主义制度好比行船底方向,行船不定方向,若一味盲目的努力,向前碰在礁石上,向后退回原路去都是不可知的”这句话的正确性。只有选择正确的指导思想,符合国情的制度,并用其指导实践才能使一个国家实现真正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摘编自秦小琪《浅析中国近代思思文化演变历程》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知识,提炼材料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30年代,经过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塑造,岳飞的形象从古代的抗金名将、晚清的民族主义者、民国前期爱国忠孝的国家英雄,转变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一形象塑造旨在(     
A.最大限度追求历史的真实B.激发国人的民族抗争意识
C.加强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D.迎合民众的价值文化追求
3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和国际斗争,于1952年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并与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建立联系,开展外交活动,成为中国开展人民外交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体现了新中国(     
A.冲破了美国的孤立B.重视发展睦邻友好
C.外交策略灵活务实D.积极开展革命外交
4 . 先秦王位的传承途径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并不是开始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史书记载,西周建立以后,宋、鲁、吴等诸侯国除了父死子继之外也存在兄终弟及的现象,甚至有“一继一及,鲁之常也”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诸侯王国破坏宗法体制B.传统观念影响政局变迁
C.异姓诸侯沿袭殷商旧制D.边疆封国恪守分封制度
5 . 宋代中期,文人一改前期“耻言兵”的风尚,“士大夫人人言兵”。但许多文人在大谈兵事时又极力强调自己的儒者身份,否认“兵家”立场。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文人尚武风尚提高了兵家的理论化水平B.理学思想加速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
C.边疆形势的被动降低了武人的社会地位D.国家治理取向与现实需要间的矛盾困境
2022-11-21更新 | 761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各地的汉墓中除了能看到商周以来的鼎、壶(盛酒器)等成组的仿铜陶礼器外,还随葬有种类丰富的模型明器,常见的有储粮的仓、囷、仓楼,还有汲水的井、庖厨的灶、饲养牲畜的圈、加工谷物的磨碓等。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物质生产严重匮乏B.社会等级制度瓦解
C.丧葬习俗趋向世俗D.青铜铸造工艺下降
2022-11-21更新 | 308次组卷 | 8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汉各郡国每年都要向中央交纳一定的实物贡输,由于路远费烦,贡品多有损坏,往往政府得不偿失。汉武帝元鼎二年,规定各郡国把贡品及运输费用,按当地市价折合成土特产品,上缴当地均输官。均输官负责分类,有的运往京师,有的运往缺少这类产品的地区出售。上述改革(     
A.增加了百姓负担B.削弱了诸侯国实力
C.保障了商人的利益D.活跃了商品流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初期,许多农民成为豪强地主的部曲、佃客,以致国家的户口册在姓名、年龄与数量等方面都不真实。为此光武帝命各郡县实施“案比”“聚人田中”,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光武帝此举(     
A.瓦解了豪强地主的势力B.提高了均田授田的准确性
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利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该漫画反映了(     
A.北伐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B.列强支持下的军阀割据混战
C.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北伐D.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2022-11-17更新 | 252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中国古代文献中“仁”“礼”词汇出现频率变化图。对隋唐时期“仁”的频率变化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道教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B.国家统一需要强化思想控制
C.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D.社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交流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