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文字节选自毛泽东于194928日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写的回复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电报。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该电报部分内容的展板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

【电文】

……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善于对付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善于对付资产阶级,善于领导工人和组织工会,善子动员和组织青年,善于团结和训练新区的干部,善于管理工业和商业,善于管理学校、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善于处理外交事务,善于处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问题,善于调剂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解决粮食、煤炭和其他必需品的问题,善于处理金融和财政问题。……当然还有许多仗要打,但是像淮海战役那样大规模作战的可能性就不多了,或者简直可以说是没有了,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了。……占领八九个省、占领几十个大城市所需要的工作干部,数量极大,这主要依靠军队本身自己解决。……


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份电文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2023-01-10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
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上世纪80年代在江西临川南宋墓中出土的陶俑,俑座底部有“张仙人”字,其手持宽而平的环状圆盘,上面表示刻度的条纹清晰可见,中间还有指针。关于该俑解读有误的是:(       

▲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
A.该俑应是代表宋代风水先生的造型B.是研究罗盘形状及作用的实物资料
C.实证了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与《梦溪笔谈》相关记载形成互证
4 .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下图是二里头遗址重要遗存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宫城居中彰显王权专制B.道家思想影响城市布局
C.铸铜作坊服务农业生产D.墓葬分布体现阶级分化
5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24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灌南惠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朝相权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③这一制度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④秦朝地方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到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他们在西晋灭亡后开始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互相影响。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战乱频仍导致国家分裂
C.民族交融趋势逐渐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2023-11-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A.明清政府大力支持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市镇繁荣
B.市镇发展反映了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C.明清江浙地区小农经济瓦解是市镇增多的重要原因
D.明清江浙新兴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推动了社会转型
2024-01-0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9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浙江的宁波、定海、温州等地又被允许恢复出洋贸易,并在宁波设立统揽对外贸易事务的浙海关;但此后清政府推行的政策又使浙江对外贸易面临了致命打击;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宁波、杭州各地恢复了海外贸易,但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出洋贸易”的恢复得益于经世致用思想传播
②“浙海关”与广州十三行均属于官方许可机构
③“清政府推行的政策”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④“根本性变化”指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维新变法中,维新派不仅未提立宪,而且连“废科举”都未提出,只是提出改革考试内容,以“策论取士”取代“八股取士”,但却遭到大多数官员的强烈反对,“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梁等被迫流亡海外,新政尽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完全丧失自我革新能力B.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转向体制外
C.维新派的软弱性导致变法失败D.维新派变法主张未能被付诸实践
2023-12-2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