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传说中华文明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大约相当于“五帝”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玉器和陶器、大型的墓地、祭坛和神庙,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化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这反映(     
A.五帝时期进入文明时代B.社会分工开始出现
C.古代玉器制作水平先进D.传说没有史料价值
2023-12-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现藏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岳麓秦简抄录于秦王政时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内容占比最大的是秦代的律令文献,共有1200多枚简,占整个岳麓秦简的一半以上。其中秦律就有20余种,这些律名中有4种均不见于睡虎地秦简,首次大量出现的秦代令名有20余个,都是前所未见的新材料。关于岳麓秦简的理解说法合理的是(     
A.远离政治核心区,史料价值有限B.大多为抄录,主观删减色彩浓厚
C.可弥补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D.为二手史料,可多角度研究秦朝
2023-10-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墙盘”底部铸有铭文,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等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述微氏家族自身六代的事迹。这些铭文内容对于研究历史的价值在于(       
A.替代实物史料B.展示历史全貌
C.再现真实历史D.提供史料佐证
2024-01-0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   
据此判断,该壁画(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
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
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
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5 . 敦煌石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北朝至宋元1000多年的不断开凿修建,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隋唐时期是莫高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石窟数量多达1000余个,保存下来的有200多个,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石窟装饰纹样既保留了北朝时期敦煌本地图案和一些西域纹样图案的特点,又吸收中原地区石窟、陵墓雕饰、丝织物上的纹样特征,还吸取了中亚地区的一些纹样风格。以花卉、禽兽等图案为代表,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色彩绚丽。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西夏石窟的图案装饰纹样受到北方辽政权的影响,也明显模仿宋代建筑彩画的纹样。西夏晚期和元代的洞窟,壁画和雕塑中都出现藏传佛教的内容。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和阗文、希伯来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

随着岁月的流转,因长期受风沙等自然原因的影响,敦煌石窟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鉴于此,让文物在数字档案中永生的构想被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敦煌研究院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289个洞窟完成数字化摄影采集,140个洞穴进行了三维重建,敦煌石窟建立了全方位的数字档案,开发出根据图片自动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的云计算共享平台。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形态被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尘封的文物由此获得新生和永恒。

——摘编自关友惠《敦煌装饰图案》、高宇飞《人类敦煌:敦煌文化特色与形态》、胡珊《数字档案“让敦煌永生”》等


(1)依据材料,概括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史料价值。结合敦煌莫高窟数字档案建设的具体做法,谈谈你的认识。
6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是否觉醒?”对于这一问题,历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是否觉醒?


材料二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和西方的作家们已对道光皇帝和他的臣僚作口诛笔伐之能事。无数谴责字眼,如自大、不负责、贪污腐化等都堆在他们头上。可是今日事后看来,既有组织上的重荷和文化上的传统压在他们头上,其他任何人处在他们的地位也不见得能够做的特别不同。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并未组织一调查委员,会事后决定事体发生的情形与个人的责任。没有派官员出国考察,也没有在组织上做任何更改。美国官员愿意供给制船造炮之蓝图,被婉言拒绝。《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面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注:黄仁宇<1918625日—200018日>,美籍华人,历史学家、中国明史专家。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1)分析材料一、二对研究该主题的史料价值。
(2)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是否觉醒?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内史杂》:“毋敢以火入臧(藏)府、书府中(收藏文书的府库)。”为确保文书的安全,规定不准把火带进书府,书府管理是由专门的官吏来执行的。史是负责文书工作的专职人员,秦国各级部门都配有专门从事文书工作的史,原来任官并有一定社会地位,但后来犯了罪的人,即使能够书写,也不能担史职。

《金布律》:“都官有秩吏及离官啬夫,养各一人,其佐、史与共养。”

《秦律杂抄》:吏自佐、史以上负从马、守书私卒(看守文书的随从士卒),令市取钱焉,皆(迁)。


——以上材料节选自睡虎地秦简

材料二   唐初,三省以尚书省为首,尚书令地位极高,较难控制其权力。唐太宗继位后,因为他曾任尚书令一职,“其后人臣莫敢当”,其官职时有空缺,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职衔。唐太宗在位时,以三省之外的官员“参预朝政”,之后又在相位中添入“同平章事”等称号,位同三品。唐高宗在位时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后期又以“北门学士”分宰相之权。唐玄宗时“临时”命翰林学士以协助政务为由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唐德宗时翰林学士代行中书之职,成为“内相”。唐宪宗时命翰林首席学士掌制诏印,拥有独立的行政机构,与帝相共商国家大事。此后,翰林学士承旨成为制度,其权力凌驾于中书门下之上,中书门下逐渐脱离中枢体制。此外,还出现拜计臣为“计相”、君主直接控制军事力量神策军等现象,都属于削弱三省权力的一部分。这为北宋三省六部制的调整埋下了伏笔。

——据蔡澄《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制度缺陷及其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文书制度的特点,分析其作用,并简要分析睡虎地秦简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简析唐朝三省权力旁落的制度因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和北宋中央机构运行的不同之处。
2023-01-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艺术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云冈石窟前期大佛雕有大耳、大目,具有典型北魏鲜卑族人的特点;公元494年以后佛像造像追求精细,面型大多消瘦,服饰也趋向宽衣博带,显现出南朝士人“秀骨清像”的独特形象。这反映了(     
A.各族间民族交融加快B.三教合一逐渐完成
C.石窟佛像的史料价值D.中西文化加速融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 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
1430397920.594.17388.932.9
1552265913.332.02414.4243.3
1621278012.920.68.1755.2

——摘《明实录》

材料二

《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须繁。

——摘《醒世姻缘传》等

材料三

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2-06-12更新 | 5043次组卷 | 34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唐朝元稹《法曲》载: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兽的毛皮)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这一材料的价值在于
A.是确证唐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B.实证安史之乱下咸洛满目疮痍
C.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不足为信D.佐证丝路交往对唐朝生活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