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2022年改革开放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重大事件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82年肯定包产到户;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提出“中国梦”;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服役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21年百跟阳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中共二十大召开,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某一时段或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条理清晰。)
2023-02-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危亡,全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中,仅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全国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其中牺牲2000余万人。不可否认,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支援和配合。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日本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3 .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晴雨表。下表数据反映了新中国某一历史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变化情况(单位:%)。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粮食商品率农副产品商品率
197820%49%
198330%55%
A.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D.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23-02-18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我国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币面图样设计体现出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壹元正面为女拖拉机手,贰元正面为车床工人,伍元正面为炼钢工人。币面图样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实现轻、重工业均衡发展B.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一五”计划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兵力为430万,其中正规军约200万。至1949年初,国民党的总兵力下降到204万人,其中能用于机动作战的只有146万人。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军事行动是(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中共中央转战河北D.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
6 .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农民问题决议案》,提出“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指出“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土地政策的转变反映(     
A.农村土地问题已基本解决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成效显著
C.国共两党消除了政治分歧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7 . 五四运动前后,国内掀起了一股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的热潮,如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雇佣劳动与资本》,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均被翻译出版。到1920年,此类著作已接近20种。这(     
A.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工人运动B.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传播
C.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全面觉醒D.工人阶级已登上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字林西报》评论:“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认为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膛乎其后。”这反映维新变法(     
A.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B.革旧布新,成效显著
C.与清末新政并行不悖D.策略失当,操之过急
9 . 乾隆帝认为:“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据材料判断,皇帝乾纲独断(     
A.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强化了对各级官僚的控制
C.对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D.开拓和巩固了清朝的版图
10 . 明朝前期,明政府派郑和七下西洋“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当时船队远航的规模、资金、装备、技术等都领先世界、享誉海外,后期明政府中止了郑和远洋航行。导致“下西洋”政策变化的因素是(     
A.明政府严禁海外贸易B.倭寇骚扰东南部沿海
C.明政府财政负担沉重D.欧洲殖民者活动猖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