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0 道试题
1 . 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写道:“南洋诸岛国,苇杭闽粤,五印度近连两藏。汉以后明以前皆弱小番部,朝贡时通。今则胥变为欧罗巴诸国埔头,此古今一大变局。”由此可见,该书(     
A.表达了魏源变法图强的思想B.揭示了晚清宗藩体系的危局
C.传播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D.指明了西方殖民扩张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唐朝画坛人物画一枝独秀,推崇“以形写神”的画学风尚,呈现出张扬、绚丽的气势美;两宋以来,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形成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内敛含蓄的新画风。唐宋绘画风格的变化主要缘于(     
A.王朝气象的衰败B.儒学思想的转向C.市民文化的发展D.审美观念的提升
2023-12-3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都开展了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下列关于各阶级的救亡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名称代表人物主张意义
A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扶清灭洋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洋务运动曾国藩
李鸿章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C戊戌变法康有为
梁启超
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D辛亥革命孙中山学习日本君主立宪制度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A.AB.BC.CD.D
2023-12-3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所示为1905年、20世纪20年代初江苏昆山农户结构变化。据表2可知,这一时期的江苏昆山(       
时间自耕农占比/%半自耕农占比/%佃农占比/%
1905年261658
20世纪20年代初81478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农业近代转型加快
C.农村社会危机加剧D.耕地资源严重匮乏
2023-12-29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明初,朝廷在陕西行省北部沿边设置了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史称“西三边”。继而三镇都形成了由总兵、监军和巡抚组成的中央派遣官制度,“以文臣巡抚,以武臣总兵,而内臣纲维之”,三者“各有一定职掌,敕书彼此不同”。这些举措意在(     
A.借鉴宋代国策,防止藩镇割据B.完善监察体系,加强地方治理
C.分化地方权力,提高行政效率D.巩固西北边防,加强中央集权
2023-12-29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       
A.体现了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B.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逐步瓦解
C.奠定了华夷关系的基本框架D.反映了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孙吴政权实行的“兵业”屯田制,让士兵一面打仗,一面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又把山越等少数民族从山林中迁出,使其依附于将领和大官僚地主,以强行开发土地。这些举措(       
A.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改变了江南农业落后的局面
C.加速了南北商业贸易的流通D.提高了南方农耕经济的水平
8 . 《唐六典》卷三十《大都督府·市令》条下附注,“汉代诸郡、国皆有市长,晋、宋已后皆因之。隋氏始有市令”,到唐初,增置市丞,复有佐、史、师等名目。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汉至唐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强烈冲击B.朝廷重视维护商业经营秩序
C.吏治清明确保经济复苏步伐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明显调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战争年代,部分外国记者深入中共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通过采访领袖人物、农民群众、普通士兵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生动地展现了中共的执政理念、执政绩效和精神面貌,诸如“红军官兵生活一样”“(根据地的)土地给重新分配了,捐税给减轻了……工人和贫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民会支持、保护和给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提供给养”等记载比比皆是。一批怀有革命理想的仁人志士,执着于土地改革、平等精神、清廉自律的实际行动,诸如此类均成为民众认同、支持与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的根本动力,也孕育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摘编自李金铮《知行合一: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10 . 如表所述史实可以用来说明,“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时间史实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拉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13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B.改善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C.明确了和平统一的唯一性D.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023-11-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