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78 道试题
1 .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外交使节来往之频繁,来华使团规模之大、级别之高,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之深广,在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这主要得益于(     
A.“海禁”政策的放松B.造船和海航技术先进
C.郑和下西洋的促进D.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2 . 陶弘景是南朝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自小饱读经书,儒学功底深厚。他早年就与当时的一些高僧有来往,晚年还自称是“胜力菩萨”转世。这反映了当时(     
A.三教合一的趋势B.儒学仍是封建正统C.士族统治的黑暗D.佛教民间信徒最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叶,中国和墨西哥之间就存在着一条太平洋丝绸之路。1565108日,一艘名为“圣巴勃罗”的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丝绸、珠宝、瓷器和熏香、麝香、金属制品以及水果、肉食腌腊品等中国货物,转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进入广阔的美洲大陆。从此,从中国沿海诸岛至马尼拉再至阿卡普尔科的航船年年往来。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促进了拉丁美洲经济的繁荣。中国的生丝促进了墨西哥丝织业的繁荣发展,陶瓷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墨西哥银元(鹰洋)大量流入中国,因此这条海上丝路也被称为“丝银贸易”。

——摘编自李宗军《探寻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中国在明清交替时期,社会的动荡对生产造成严重破坏,海禁与迁界更造成了商品无法输出,使丝银贸易受到了极大打击,陷入危机状态。英国商人趁此机会将印度棉布打入了马尼拉市场。中国重新恢复秩序以后,与美洲的丝银贸易迅速得到了恢复,但是受制于印度棉布、英国走私商品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清王朝的南洋禁航令,丝银贸易的持续扩大受到影响。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同时中国由于白银大量涌入造成了物价上涨,此消彼长的变化使中国产品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丝银贸易趋于衰落。

——摘编自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银贸易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丝银贸易趋于衰落的原因。
2024-03-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912—1921年间,北洋政府颁布了40多项经济法规;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进行了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的斗争。据此可推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A.中国建立了近代民主法治国家B.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改变D.中国社会有所发展和进步
2024-03-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扼杀革命,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三次“围剿”,但在毛泽东正确指挥下,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围剿”。然而,就在此时,中共党内连续犯“左”倾错误,一次是瞿秋白,一次是李立三、尤其是第三次王明犯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达到顶点,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危害。那时,反对王明路线的同志都被打倒批判,毛泽东也被排挤靠边站,国民党调动百万大军,对革命根据地又进行第五次“围剿”。中共党内“左”倾领导人博古、李德仍然执行王明那一套仓促出击、道道设防、分兵迎敌,结果是哪里都没守住,最后导致反“围剿”失利。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为了保存红军力量,中共只有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

——摘编自周世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原因再探析)

材料二   19351月,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遵义会议也是我党独立自主地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伟大开端,孕育有了我党彪炳史册的独立自主精神,标志着我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摘编自王春龙《试论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遵义会议被称为“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原因。
2024-03-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第一次发出了复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据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     
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B.开启了知识分子的救亡运动
C.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D.促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2024-03-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统一分裂一再统一的总趋势推动之下,社会变革异常激烈。而这场伟大变革的时代转折点又在春秋战国之际,站在这个转折点上,看春秋是经济萧条、政治颓败的冷清社会,看战国则是经济飞跃、政治革新的一派繁荣景象。在私学中,著名的教师几乎都是思想家,他们不拘泥于传统,自由发表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不同观点,从而形成了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各种学派。

——摘编自晃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平王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春秋初,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诸侯国内部争夺以及相互之间的争夺空前激化。游牧族乘机侵扰,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境内诸国都受到威胁。到春秋末已逐渐出现七强并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齐田和为诸侯,七国并立局面正式形成,这对宗法传统破坏比较彻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面临春秋战国这场“社会变革”,儒家、法家提出的治国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024-03-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这一时期来华耶稣会士其数甚多,仅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所载就有467人,而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则有920人。耶稣会士们带来了中国第一张世界地图——《万国舆图》,上面所标明的世界那么多的国家,表明中国并非世界的中心。一大批书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远西奇器图说》的翻译,使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医学等诸多领域的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在这种新环境下,学界空气当然变换。此后清朝一代学者,对于历算学都有兴味,而且最喜欢谈经世致用之学。

——摘编自《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晚清时期,进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的,首推西方传教士。除了强势入侵之外,这个时候的传教士更多地采用办报、译书、兴学等间接传教手段,运用报纸、期刊、书籍这些媒介,将其所熟知的西方文化知识思想等传播到中国。西方文化得以大量传入中国,对当时许多中国人,尤其是维新派人士的思想触动极大,对孙中山等革命派的思想也产生过直接影响。除了传教士之外,从事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另一大主力是大批中国留学生。自洋务运动开始,晚清政府便开始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甲午战败,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到国外学习,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留学运动。通过这些留学生,将西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翻译介绍到了中国,而在不断学习西方文化和不断的思想进步中,大部分爱国的留学生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极大地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易永忠《探源晚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文化交流第一次高潮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相比,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024-03-01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河南洛阳东周王城62号战国粮仓出土铁器32种126件以上(见如表)。这可以说明战国时期(     
手工工具农具兵器其他
斧、铸、凿、锤、钻、锥等犁、镬、耙、锄、镰等剑、戟、矛、铁、匕首等马器、刑具等
A.铁制工具质量较高B.冶铁手工业的发展
C.铁制农具种类齐全D.铁制工具全国推广
2024-03-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47年7月,毛泽东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主持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计划用五年来解决,从过去这一年的作战成绩来看,是可能的。”如果按照当时的这一预估,解放战争的胜利要在1951年左右来到。“过去这一年”的战绩主要指(     
A.粉碎敌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反攻获胜
C.三大战役拉开了帷幕首战告捷D.国民党主要力量基本被消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