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角抵,亦称角力、相扑,秦时往往同射御等活动一道进行,主要出现在宫廷当中,观赏性较强。到隋唐,角抵从宫廷走向民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人戴兽面,男为女服”等新形式。武则天在位时,规定每年十月军中集中习武,主要是练习射箭、武技和角抵。成书于北宋政和年间的《圣济总录》云:“七八月之间,山岚烟雾蛇虺郁毒之气尤甚,故当是时,瘴疾大作。”故在七月中元节,民众多喜角抵,“云秋瘴气也”。两宋时期,在瓦舍、勾栏中出现了专门的角抵表演场地和团体,在上元节等节日中,也有角抵专门演出,“论输赢”已成为宋代相扑比赛的重要形态。《梦粱录》中将女相扑手称为“女占”,赛关索、黑四姐等技艺高超的女艺人名号在宋代广为流传。

材料二   《孟子》中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隋代柳或上书认为(角抵)“内外共观,曾不相避。……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柳或的奏请,得到了当时皇家的认同。开元年间,唐玄宗同样以“伤风害政”为由禁绝广场角抵。角抵运动竞技性的增强,带来了一定的运动伤害,宋代政府也多次以诏令形式予以禁止。元代以后,汉地角抵活动日趋衰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曹景川《传统伦理与古代角抵治理研究》等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时期角抵运动的兴衰加以历史阐释。
2023-12-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初期,三公的职责是参议朝政、监察百官,仍拥有宰相资格。但与此同时,尚书台扶摇直上。到了东汉后期,“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师重,责之所归”,以致有人发出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感叹。这说明尚书台(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成为朝廷行政中枢
C.制约了皇帝权力D.引起中央内部矛盾
3 . 汉时,臣子以“子谏父”的方式进言上谏,甚至直指君父的过失,进行辅弼。期望君主“闻其过失而改之,见义而从之,所以永有天下也”。这主要反映出(       
A.汉代儒学是官方正统学说B.君臣关系渗透儒家伦理
C.士大夫匡扶人君维护统治D.官僚群体践行人本思想
4 . 《说文解字》载:“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史载嫘祖是成都嫘祖村人。近日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不同形式的丝绸残留物,证明了在三星堆文化时期蜀地就已经开始使用丝绸。由此可知(       
A.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必须互证B.丝织技术发端于巴蜀地区
C.传世文献真实记载了历史事实D.蜀地的丝织技术历史悠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辽代王爵受封者主要是契丹贵族,以皇室近亲、皇族疏室和后族成员为主,异族功臣受封者较少。而五等爵受封者则以各族功臣为主,契丹贵族成员较为少见。这(    
A.体现了群体分化的特征
B.实现了疆域版图的治理
C.说明了民族认同的加强
D.反映了因地制宜的策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抵中国自营的民营工业,1870年代有二十几家,以小规模工业为主,至1880年代后陆续增加,且已有若干大型工业出现。截至1894年,全国共有一百多家大小不同的企业。其中,采矿业多与政府的军事工业配合,受政府控制较大,成效较小,其他轻工业因受政府干涉较小,成效较大,但因资本额少,难以与外国企业或外国在华企业相比。清末的民营工业,在1894年以前其资本额仍较官办或官商合办者为少。

——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美各国忙于战争,不得不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迎来发展工业的良机。中国工业资本家纷纷集资设厂,引进先进技术,采用蒸汽力和机器。上海、南通、汉口、天津、青岛、广州等城市的资本家率先活跃起来。爱国心的驱使与利润的刺激,使民族工业大为兴旺,财富迅速增长,呈现出一片光明景象。1918年《大公报》上的一篇论文对当时生气勃勃的局面做了真实的描述:“中国工业日见扩充,各种机器势必多用,国家之兵工厂、造币厂、铁路、船厂及制革厂、电灯遍布各处,开矿熔化等事,均需机器。缫丝厂甚多,各处又有织布、织袜、棉线汗衫、纱及机器磨坊、面粉、榨油、锯木、造纸等厂,砂及水泥、烛皂、玻璃、瓷器等厂,年胜一年。”

——摘编自魏宏运《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晚期民营工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与19世纪晚期相比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发展的意义。
7 . 清朝一入北京就表明要沿袭明朝的政策、制度,称为“法明”。当时明朝政治上常用的制度法令汇编为《大明会典》,成为清廷设置一切制度措施的指南。这种做法说明(     
A.明清两朝建立初期情形类似B.明朝制度措施适应清朝实际
C.清廷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D.清朝照搬明朝文化进行统治
8 . 孔子周游列国而四处碰壁时,其道义曾受到质疑,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相较于孔子,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A.推动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B.延续了儒学重教育的传统
C.使儒学极大地依附于政治D.更注重其哲学化和思辨化
9 .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盟誓有鲁隐公元年鲁与宋的“宿之盟”、桓公十一年的“恶曹之盟”和文公二年的“垂陇之盟”等,而诸侯国内君与臣、臣与臣、臣与民之间的盟誓,数量庞大,如襄公十年郑国大夫为了巩固政治地位而与国内诸大夫订立盟约。这反映出当时(     
A.诸侯国君权力巩固B.官僚政治最终确立
C.政治权力不断下移D.国家分裂走向统一

10 . 西汉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但封国王侯以牛肉为奖赏赐予臣属的现象屡屡发生,在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菜谱中亦记载丰富的牛肉菜品,如牛肉羹、烤牛肉等。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法律制度流于形式B.自耕农生产遭遇了困境
C.中央权威面临挑战D.豪强地主势力日益膨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