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二世即位”之谜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竟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诏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讨史事真相,需研读收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二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事务的、扶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

1.区分材料性质:上述材料中源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___,源于考古实物的是_________,源于后世史家著述的是_________。(请选择相应字母作答)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2.梳理材料脉络:按时序列出材料中“二世即位”的关键信息。

3.辨析上述材料,判断其分别支持“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材料一: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                 材料三:__________
A.即位说                 B.篡位说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说明理由。
2023-11-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   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发生在(     
A.公元前3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晚期
C.公元前2世纪早期D.公元前2世纪晚期
2.秦始皇在全中国革除的“古人之遗法”,主要包括(     )(双选)
A.贵族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三公九卿制
3.秦始皇创设了哪些“后世之治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什么积极性?
2023-11-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1.材料中的“三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是以________(地区)为核心区的。
2.孔子追求的“天下共主”时代存在于什么历史时期?他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此目标?
2023-11-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追求富强之路。

“富强”是通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概念,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矢志追寻的伟大理想。

材料一   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息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

——总理衙门奏折(1874年)

材料二   天下之势已日趋于混同矣,吾欲富强,西洋富强之政有在也,何不踵而用之。

——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三   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下社会大梦初觉,稍有智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虽圣人所不废。……继今以往,国人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者,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悟》(1916年)

材料四   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机,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有力地和同盟国配合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自强”思潮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追寻富强的途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陈独秀为何断言“伦理的觉悟”是“吾人之最后的觉悟”?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追寻富强之路?
2023-10-17更新 | 121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5 . 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社会等诸领域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社会领域的新变化有哪些?
2023-10-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设想京师同文馆早期招生时的情况,最有可能是(     
A.门庭若市B.如同科举C.舞弊成风D.寥寥无几
2023-10-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马克思曾在一书中说:“一个……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场“殊死的决斗”是指(     
A.雅克萨之战B.克里木战争C.鸦片战争D.抗日战争
2023-10-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人把中国历史分为封建时代、帝国时代和共和时代三个阶段。你认为帝国时代应开始于(     
A.夏代B.商朝C.西周D.秦朝
2023-10-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宋史》中出现了下列名字:王克已、刘先忍、张从信、赵安仁、陈孝忠等。从中可以推测这些人的名字受到当时何种思想的影响?(     
A.佛教B.法家C.道家D.理学
2023-10-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地区中,最早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是(     
A.西藏B.台湾C.漠北D.新疆
2023-10-17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