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A.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B.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
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
2024-05-12更新 | 149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清北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内外朝也叫内廷、外廷。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由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设置内外朝制度旨在(     
A.促进经济发展B.加强中央集权C.开发边远地区D.加强皇帝权力
2023-11-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秦朝中央和地方行政结构图。据图可知,秦朝(     

A.官僚政治制度非常成熟B.国家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C.地方机构分权相当明显D.彻底消除封建割据隐患
2023-11-11更新 | 294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辽、西夏、金部分统治者的改革措施。这些举措( )

统治者

改革措施

辽圣宗

编修实录,把《贞观政要》作为治国的经典,提倡汉化了的佛教

西夏仁宗

实行科举制,办学校,尊孔子为文宣帝,传授儒学

金章宗

规定各地对汉民族先祖帝王伏羲等要三年一祭,并在京师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教授经书,科举以经书为标准
A.强化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性B.说明了少数民族文化遭到摒弃
C.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D.满足了巩固大一统政权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史书记载,隋朝广置义仓,“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这可用于说明隋朝(     
A.农业经济的发展B.粮食储备制度完备C.人口数量的增长D.民众消费水平低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死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太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   针对诸侯分裂势力,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把国家统一、政治集权上升到天地之道的高度,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国封土过大的社会顽疾。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

——摘编自李奎良《董仲舒关于社会制度设计的贡献》

材料三   宋代理学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存在的产物。一是北宋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统治者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外,还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民进行说教和控制。理学正是建立和强化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二是魏晋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既长期纷争,又相互影响、渗透而趋于合流的结果,隋代王通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仿佛、道的传法系统,建立儒家道统,为理学的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其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仕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这些举措(     
A.凸显了皇帝的独尊地位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C.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管理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2023-10-19更新 | 20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受周王封赐之后,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这说明西周(     
A.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C.分封制强化了社会等级D.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明确表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2年底基本解决了革命遗留任务,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毛泽东指出,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朝鲜战争尽管以美国签订停战协定收尾,但西方国家仍在排挤、封锁中国,要突破帝国主义阵营封锁,唯一的出路就是工业化。同时,苏联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又曾遭受帝国主义压迫中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也极大鼓舞了新中国。如果说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了巩固国防,重振国威,那么对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就是为了实现工业化护航。

——摘编自王栎曦《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必要性的思考》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础工业部门逐步完成了从无到有、再到蓬勃发展的转变,国家工业建设在全新的基础上向着门类更齐全、现代化水平更高的方向大步迈进。1950年到1977年,新中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5%,农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2%,均明显高于同时期苏联、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新中国初步治理了淮河、海河、黄河、长江等旱涝灾害经常发生的河流。……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存在的问题甚至是发生的严重错误,一定要以历史的眼光加以客观地看待,正确地认识到那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需要分清成就与错误,而不是简单类比。

——摘编自方闻昊《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的建设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
2023-09-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