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政事堂制度(       
A.有利于防治腐败现象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D.强化了中央集权
2023-11-04更新 | 97次组卷 | 38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历史事件往往能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变化。以下是摘录自《中外历史纲要上》附录部分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部分)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距今约5000年,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龙山、红山、良渚等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嬴政称始皇帝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53年,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年,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南朝开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金宋对峙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92年11月,“九二共识”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大元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1997年,香港回归
1274年,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管辖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请从表中至少选取三个或以上的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围绕其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具体方向,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信息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0-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一千多座墓葬中,大型墓不足百分之一,主人都是男性,随葬品多达二百余件,有精美的彩绘木器、陶器,还有不少礼器。而有些墓葬则惨不忍睹,非但没有任何随葬品,有的死者被杀死后就随意扔在坑里,这被一些史家称之为文明诞生时的“阵痛”。这说明该地区(     
A.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B.阶级斗争和贫富分化明显
C.遗址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遗址已进入奴隶社会时期
4 . 如表介绍了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1913年1914年1918年1919年1920年
纱锭数量(枚)484192544780647570658748842894
织布机数量(台)19862310273638394139
A.欧洲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B.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C.民国初年重工业迅速发展D.封建经济的开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全民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了多次选举活动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参与。但许多群众不识字,他们自主采用“投豆法”“烧香烙洞法”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投票。这些方法由群众首创,取得良好成效。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各根据地大力推广,深受群众的欢迎。投票与选举活动的开(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展开
C.密切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赢得了全国人民对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支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紫忽,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jiō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部(hù)、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纬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7 .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下列史实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宜公十五年,鲁国“履亩而税”
②“子见无土而欲富者,乐乎哉”
③“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
④“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2023-08-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汉武帝元光五年,开“西南夷”,置键为郡(今贵州北部和川南等地),管辖夜郎地两县;元鼎六年,西南少数民族“请臣置吏”,设牂牁都(今贵州黔南等地),管辖僰道、江阳等十二县;元封二年设益州郡(今云南中北部地区),并赐滇王印,令其复长其民,汉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经营(       
A.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强化B.推动了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C.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D.促进了郡国并行制的推广
2023-08-0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翰林张择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属于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根据材料相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此类题型答题模式:什么类型史料、几手史料+史料反映了什么内容+可以用于研究什么+史料评价)
2023-08-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以君主为轴心,以中央集权为主线的政治体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重要功能,就是稳固君主的专制统治,以使君主能够世代“总揽大权,柄不借下”。自秦汉开始,以后历代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对官员进行组织管理的一整套规则体系。各级官员对皇帝和上级官员绝对服从,通过一级级的隶属关系,对官员逐级落实责任、督察、考核,然后通过考核结果决定各级官员的升降留任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在这一制度下,官职的设置、文官的选拔任用等都由君主决定。那些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官,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这些文官也就自觉地形成了对君主的依附关系。

——摘编自赵瑞军《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按照法律规定、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政府工作人员,经录用,就长期任职、稳定升迁,无过失不解雇,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所以又叫常任文官制。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职位分类,一般采用“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两种形式,通过科目繁多的考试选拔对应专业的人才以满足工作需要英国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文官制度的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以后,迫切要求改革问题重重的旧有选官制度,建立能为本阶级服务的新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适应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在其长期的运转中,对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秀梅、在黎民《西方文官制度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文官制度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