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面为1851年至1873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图。下列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注:1853年厘金制度建立,由地方政府在水陆要道设关卡对来往货物征收一定的货物税
A.旨在增强地方政府的能动性B.折射出清王朝的统治存在隐患
C.促进了农民赋税负担的减轻D.瓦解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基础
2024-05-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初期,大夫田氏家族代齐而立,晏子认为“有德于民,民爱之”;庄子则评价“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这反映出(       
A.仁政理念得到认同B.齐国由此走向衰落
C.社会转型趋势加强D.儒道思想逐渐合流
2024-03-30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文学,以民间为依托的话本表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但因不容于封建社会上层,成就较小。由宋入元,话本为元杂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经验。统治政策的改变也推动了大量文人自觉投入杂剧创作,他们既写现实生活,也写历史题材,极大地提高了杂剧的艺术水平,并开创了文人不依附于封建社会上层,而以民间文艺为依托的创作道路。至明清之际,出现了部分文人全身心投入小说创作,如施耐庵、罗贯中等。他们对传统话本小说、民间艺人的演出以及民间传说,用自己的学识和文学见解,进行艺术创造,诞生了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宽仁、信义、忠信等的肯定和赞扬,对专权、狡诈、残忍、嫉妒、昏庸的厌恶和嘲弄。

——摘编自康耀斌《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分期新界说》

材料二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文指出:“文学革命运动,不论古今中外,大概都是从‘文的形式’一方面下手,大概都是先要求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并提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也随之提出要推倒属于正统诗文一脉的“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要建设与起于民间白话文学有关的“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这种新文学因为引入了古所“未有之物”,开辟了古所“未有之境”,注入了古所未有的“新思想和新精神”而具有现代属性,进而成就了一种新的文学传统。

——摘编自於可训《从近现代文学革新看传统的转化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以后文学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文学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学发展的认识。
4 .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一些儒者杂糅老、庄之说,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同时,玄学家又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据此可知,魏晋玄学(     
A.改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反映了儒释的融合趋势
C.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D.奠定了理学的思想基础
2024-04-20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双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评历史试题
5 . 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所依赖的外交决策机构是军机处,外交决策方式以“奏折朱批”为主;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所依赖的决策机构是带有临时性的钦差大臣兼地方封疆大吏,地方督抚参与外交决策。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中央政府决策权呈下移趋势B.清政府开始接受近代外交理念
C.清朝传统华夷秩序观的崩溃D.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石刻,它是佛教人士驱魔消灾的宗教崇拜行为的见证。图中刻有“六字真言”两行,每行一种文字,计有梵、藏、汉、西夏、八思巴蒙古、回鹘六种文字。该石刻可用于研究元代(     
A.民族交融的趋势B.对西域管辖因俗而治
C.严格的四等人制D.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禹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材料二   秦始皇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

材料三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材料四   从中国古代史来看,封建社会表现出两大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使中国与西文的差距越来越远。

(1)材料一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2)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三内容,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列举唐、宋、明、清四朝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措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王朝的衰败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获得的新力量来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鸦片显然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比鸦片问题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确实,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与中国人对商业的部视态度是无法共存的。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力量与通过变化获得的进步思想,推动了西方向海外扩张,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这股潮流。不幸的是,满清宫廷与中国的士大夫对这些事实一无所知,因此,中国与西方碰撞时便显得极其痛苦。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8世纪末,一两白银兑换铜钱一千文左右,随着白银大量外流,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1600文铜钱才能兑换一两白银。对上述变化情况解读正确的是(       
A.白银取代铜钱的流通功能B.缘于海外贸易快速发展
C.这一趋势将加重百姓负担D.五口通商加剧银贵钱贱
2024-04-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10 . 春秋时期,曾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楚国,到战国时期,明确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上述变化表明(       
A.当时诸侯争霸需要B.国家统一基础业已奠定
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D.封建制度增强各国实力
2024-04-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