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法积则弊,法弊则更”

材料一   到战国初年,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社会结构处于大变动之中,各国都面临着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权逐步得到认可……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他们要求政治权利,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秦孝公即位后,下令求贤:“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与之分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从19世纪下半叶起,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问题:
(1)材料一、二中两次变法在背景上的相似处有哪些?(   
①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②都出现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③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兵④都处于社会转型的潮流之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材料三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20年……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统一的政策,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板、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历史的发展。

——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泰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2)根据材料三,归纳商鞅变法的策略。

材料四   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说:“既知比较宇内大大势,国体宜变,而旧法全除,宜用一刀两断之法。“维新派把变科举、废八股作为变法的第一步,接着又要求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这就使全国成千上万的官吏失去官位。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变法诏令184条之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在慈禧太后面前自称为“康党”。他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但是康有为等人却以其名声太臭严辞拒绝。

——许跃字《循序渐进是政治改革的基本策略——析戊戌变法》


(3)根据材料四,简要分析维新派失败的原因。

材料五   秦孝公时,国家贫弱,守旧势力强大,东方六国又交相侵伐,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并最终统一了天下;晚清时节,社会矛盾激化,列强虎视眈眈,但戊戌变法的结果,却最终葬送了大清帝……历史上惊人相似的际遇,往往酿造出天壤之别的结局。

——蒙礼云《关于戊戌维新和商鞅变法的思考——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


(4)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对“历史上惊人相似的际遇,往往酿造出天壤之别的结局”的认识。
2022-02-20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上海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3 . 1920年5月前后,上海以工人为主体,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体,举行纪念“五一”节庆祝大会,大会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据记载,全国各地参加“五一”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这些纪念活动(       
A.有力声援了俄国的革命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C.有利于新型政党的创建D.促成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4 . 1904年,在浙江埭溪镇发蒙学堂总教习蔡绿农为其妹妹举办的放足纪念会上,众人合唱《放脚乐》歌:“放脚乐,乐如何?请君听我放脚歌。棉花塞脚缝。走路要平过。……夜间赤脚睡,血脉好调和。放了一只脚,就勿怕风波。”这反映出当时
A.民间的养生风气日渐浓厚B.妇女地位获得较大提高
C.社会环境趋于宽松自由D.教育近代化推动习俗变迁
5 . 关于“14年抗战”的说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已提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1931年就开始了。”蒋介石晚年回顾:“第一大耻,已经由14年抗战成功而洗雪”。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国人民经过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上述说法
A.具有广泛的海内外共识B.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C.肯定了局部抗战的价值D.赞扬了正面战场的功绩
6 .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近代化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8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9月)

材料四   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目标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地主阶级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它宣传了什么时代精神?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13更新 | 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为了纪念诸葛亮,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这种传说反映了三国时期
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B.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南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2021-11-13更新 | 304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一一摘编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如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孕育的新思想,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话,那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世界进入了大变大调整时期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方位的变化,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的开启,都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具有必要性。

一一摘编自陈锡喜《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根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成果,并指出其纠正了什么错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淡话的思想精髓,分析“南方谈话”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背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两代,以高度的凝聚力继承了商周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以旺盛的消化吸收力融汇了外来文化的新鲜养料,以超越前人的创造造就了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具有世界性的隋唐文化,以空前的拓展力远播异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隋唐王朝相继屹立的数百年中,万千百姓以坚强的毅力和饱满的热情,辛勤地创造着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繁盛的京都长安,千古绝唱的诗歌,意到笔随的书艺,活力盎然的壁画,流润存真的陶塑,一派祥和的各式佛像。一切一切,是不涸清泉,滋润着后世。直到今天,海外的华人仍自称唐人,以纪念这个金光灿烂的时代。

材料二   说起隋唐,外国亦早已熟知,当第一艘遣隋使船于公元607年抵达中国港口,日本文化就与隋唐文化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高僧玄奘和尚以无比的执着和顽强的意志,历尽艰辛,终于打开了中印文化交流的大门;满载着奇珍百货的商队,络绎不绝于中国与东罗马帝国之间的丝绸古道上……隋唐帝国,声威远播,成为著名的古代东方帝国。

——以上均摘编自王仁波主编《隋唐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唐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