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嘉靖本《三国演义》中写道:“孔明与子龙曰:‘美色,天下人爱之,公何独如此?’”到了清初毛评本《三国演义》中,孔明的话就被生生砍掉了一半,只剩下“孔明谓云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这体现出
A.嘉靖本史料价值更高B.孔明形象儒家化倾向
C.市民文学勃兴的影响D.士人价值取向的转变
2 . 有研究显示,《西游记》中,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如此之大,吃的菜却非常雷同,绝大部分都是吴承恩家乡淮安的美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中国的饮食文化影响范围较广B.小说因艺术性不具备史料价值
C.时代和个人生活影响作品创作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虽然所有由大臣制订的法规必须经皇帝在呈交给他的奏折上加以书面批准,但是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这六个部管理着整个帝国的生活。……中央各部都由一位被称为尚书的主管官来主持,他有两位副职,头衔是侍郎——即左右助手。在京城和全国,这三位都列身于职位最高的贵人之中。他们负责组织和监督所有的下级部门,每个下级部门都有其副主管官、书记、秘书、助理、管事人和很多别的助手。

除这几个正规部门外,还有另一种参议机构,由三四个成员组成,有时六人。他们叫作阁老,他们的具体职责是负责国家的普遍安全,这是皇上的秘密机构。现在皇上不像以前的习惯那样,公开和阁老一起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了,所以阁老们整天待在宫里,批复呈给皇帝的无数奏折。他们所作批复要呈给皇上本人,由皇帝按自己的看法加以批准或驳回或修改,他的最后决定写成书面文件,作为他的直接命令付诸实施。

——摘编自[意]利玛窦、[比]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明朝的政治体制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4-06更新 | 35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诗文证史是指以诗词歌赋和笔记小说等文学作品作为史料来研究历史和书写历史。宋代以来的史家开始自觉地将诗文作为史料使用,形成了以诗文证史的史学传统。中国现代史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陈寅恪是其中最有成就的史家。在陈寅恪看来,小说主要有四方面的史料价值。第一,小说在历史研究中可与正史文献互补;第二,小说对史事的记载可弥补正史记载的不足;第三,有些小说史料价值很高,堪称实录;第四,小说对古代社会史研究有重要价值。陈寅恪对以小说证史释史作了重要发展,提出通性之真实个性之真实两个重要概念,指出小说作为史料具有个性不真实,通性真实的特点。

——摘编自徐国利《陈寅恪对“以诗文证史”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结合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陈寅恪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料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这本质上反映了(     
A.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B.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C.行政中枢机构运转成熟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史学界,关于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其成立于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的学者均有其人,而且每种观点都有比较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托。这应该说明了(     
A.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经历了波折B.历史研究史料丰富难有统一结论
C.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才得成立D.军机处设置过程具有机密性特点
2022-02-18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     
李贽形象形象特点评论者(生卒年代)
“异端”、“妖孽”“罪人”“小人”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黄宗羲(1610—1695)
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方以智(1611—1671)
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有人道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有人道
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
侯外庐(1903—1987)
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
伦理规范,具有近代意识的
“欲”、“利”等概念
岛田虔次(1917—2000)

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2023-05-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中国人口明朝时最高为7000万,清乾隆时相继突破2亿、3亿,至鸦片战争时已达4.1亿。耕地面积也在逐渐增长,明朝耕地面积最多时超过8亿亩,清朝则可能超过10亿亩。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B.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入
C.农民赋税负担的减轻D.国家政策鼓励垦殖荒地
2022-03-30更新 | 34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是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意大利人)《十骏犬图之七・茹黄豹》。郎世宁的画(  )
A.能促进中国绘画技艺的长足进步
B.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直接史料
C.意在写实,属于典型西方油画
D.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
10 . 据史料记载,清初江苏省松江府的棉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70%,浙江省湖州府的桑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左右,且还在不断上升。这一变化
A.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造成粮食亩产量大幅度下降
C.导致了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D.推动了当地自然经济的瓦解
2021-09-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