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李二曲指出, “真知乃有实行,实行乃为真知”,主张用“酌古准今,明体适用”的实学取代“凭空蹈虚,高谈性命”的俗学,把那些“明体而不适用”的人皆视为“腐儒”。这一主张蕴含(       
A.经世致用的思想B.薄古厚今的倾向C.天人合一的精神D.社会变革的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自中唐以后,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一旦占据广大中原农耕区甚或入主全国,便会立刻将都城迁至北京,或将北京作为陪都。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北京(       
A.具有独特优越的战略价值B.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C.是南北漕运海运的集成端D.是中原农耕文明的代表地
2024-03-15更新 | 418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李贽认为,“商君相秦,才十年卒至富强,而令秦成帝业,虽能杀其身,而终不能不用其法”,因此他将商鞅视为圣人。李贽还高度赞赏被朝廷批判的张居正,认为他功业卓著,是英杰宰相。这体现出李贽(     
A.对个性自由的渴求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对社会变革的期望D.否定了儒学价值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雍正九年(1731)十二月,以台湾大甲西社为主的多地“番民”(注:原住民)发动叛乱,这是清代台湾规模最大的“番民”起义。事件初期,“番民”反对官吏苛政酷刑而泄愤报复,焚烧房屋、杀害胥役等,台湾官府持“无足轻重”态度,剿抚偏重于“安抚”。第二阶段,奇仑等社“番民”则主动攻击城镇、伏击官兵等,还出现企图“称王”等行为,呈现出明显的“谋逆”性质。各路官员开始“重兵围剿”,以正国法。中央政府也由“依靠官员治理”到“中央介入整顿吏治”。官方举措的变化,一方面是当地文武官员治台观念与举措磨合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检验了中央设立巡台御史制度的治理成效。巡台御史作为中央官员,既可弥补百姓对于政府信任与想象的缺失,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的蔓延,又利于加强中央对剿抚行动的管控。除此之外,亦有汉人助力官府剿抚。当官兵追贼时,遇义民千余人,执大清旗号,奋勇飞到,协助追剿,且“参将侯元勋连夜带兵并领义民回凤山县保固”。可见民众对于清廷的支持。

——摘编自齐笑婕《雍正年间“台湾北路番乱事件”再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应对“番乱”事件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措施带来的影响。
2024-01-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康熙年间,台湾府多次纂修《台湾府志》,流传至今者有三部,表1是其中针对台湾的回归与治理的若干内容。
康熙二十三年版为施琅等21位平台有功的将领立传,称赞施琅“誓师戒严,不许妄杀一人”,张满清军乃正义之师。
康熙三十一年版对清代台湾行政区划的设定予以高度肯定,强调清政府对台浛地区的开发治理贡献卓著。彰显清政府使台湾从“不知礼义”到“习知礼义”的教化之功。
康熙四十九年版新增《伪藩郑氏归降第一表》,宣扬清政府平台与治理之功绩。
据表可知,这些记载(     
A.纠正了关于台湾回归的史实错误B.证明了演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C.再现了台湾地区的文教发展历程D.体现出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策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图1是2005年中国香港邮政发行的一套四枚主题邮票中的三枚。所缺位置的邮票在设计上采用图2中哪幅图片比较恰当(     
A.商后母戊鼎B.唐《金刚经》C.元青花瓷D.明架火战车
2024-01-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沐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戴梓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机悟,自制火器,能击百步外”。 康熙十三年,三藩作乱,戴梓随军出征,为清军制造了大量火器。 康熙二十六年,戴梓研究出一种连珠火铳,这种火铳可以连发二十八弹,中间不需要填充弹药。 “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但清朝统治者并没有重视此项发明,而是将其束之高阁。 康熙二十五年,荷兰使者献上“蟠肠鸟枪”,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被认为质量超过了原枪。 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郎机”(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结果更精准、威力更大。 西方有一种“子母炮”,传教士南怀仁造了一年也没造出来,而戴梓只用8天就仿造了出来。 由于戴梓“与南怀仁及诸西洋人论不合,咸忌之”,被构陷为“私通东洋”。 戴梓最终被流放东北。

——据《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九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梓制造火器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戴梓遭遇所带来的启示。
2024-01-05更新 | 142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万历年间刻本《五杂俎》载:(当时)福建海外贸易,“东则朝鲜,东南则琉球、吕宋,南则安南、占城,西南则满剌加、暹罗,彼此互市,若比邻然。又久之,遂至日本矣,夏去秋来,率以为常,所得不赀(计算)”。这一现象主要缘于(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B.朝贡体系的逐步确立
C.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海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9 . 据如表可知,当时(     
永乐十五年“颁《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于六部,并与两京国子监及天下郡县学。”
永乐十七年“《为善阴陟》书成,命赐诸王群臣及国子监天下学校。”
永乐十八年“颁《孝顺事实》书于文武群臣及两京国子监天下学校。”
A.官员的素养得到提升B.选官制的平民化趋势
C.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D.学校教育为政治服务
2023-12-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小说题材多样,有围绕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长生殿》、《莺莺传》,有描写时态民情,控诉“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及其衍生故事,有整合民间神怪传说汇于一体的《东游记》和《西游记》,还有文言志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些小说(     
A.巩固了主流思想的根基B.均贯彻了现实主义风格
C.批判了没落的封建制度D.反映出市民文化的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