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上述材料体现了清朝(     
A.加强中央集权B.管理因地制宜C.加强皇权专制D.外交政策自由灵活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2 .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B.白银产量高C.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D.商帮的兴起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3 . 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而其他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事”。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背景是(     
A.政府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B.新的经营方式成熟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瓦解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
4 . 明朝初年,朝廷编写的各种各样的典章制度中,有“钞法”和“钱法”等明文规章,然而却没有“银法”。这反映出当时(     
A.张居正的改革不够深入B.与欧洲缺乏经济的往来
C.白银尚未成为主要货币D.纸币仍为单一流通货币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代江西省抚州府商人吴嘉庆家境颇为富裕,却依然让其子吴郁文外出经商,并告诫其子道:“四川成都最好卖机布,汝可将本银一百两往福建收买机布,到川发卖,不消一年,可以回矣。”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B.地域性商帮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D.重利轻义观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727年,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统治,清朝派遣代表朝廷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的官员是(     
A.盛京将军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驻藏大臣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末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松江府“所由供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臬苎,嘉湖之丝纺,皆恃此女红末业,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这说明(     
A.专业市镇得到发展B.纺织业经济地位突出
C.经济结构明显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松动
8 . 陆九渊、王守仁相信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关注人的自我意识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赠承德郎工部虞衡司主事昆源冯公墓志铭》记载,明末歙县程胜恩有感于父亲和祖父毕生耕作而生活清贫,“愤然作色曰:‘丈夫生而志四方,若终其身为田舍翁,将何日出人头地耶!’用是效白圭治生之学,弃农就商,往来荆襄吴越间……以生以息,不十年而家成业就”。这表明,明代士人阶层(     
A.职业观念有所转变B.摆脱儒家观念束缚
C.自我价值得到凸显D.突破旧的阶层限制
10 . 明代,合伙经营的契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活动中,以至于在应用样文书中也提供这类合同范本,如崇祯年间刊行的熊寅几编的《尺牍双鱼》,便载有《同本合约》。这一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B.经济纠纷激化了社会矛盾
C.政府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