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材料一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1910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1923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1937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8《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1939《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
(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44年,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召开第一届“杀敌英雄和劳动英雄大会”。评选出杀敌英雄31名,劳动英雄39名。邓小平在大会上指出:“今年机关、部队自己生产两月或三月的食粮和全年的菜蔬,还要依靠自己生产来贴补油盐,计算起来,减轻了人民十万石公粮的负担。如果把办公杂支和节约统统计算起来,大约减轻了人民二十万石公粮的负担。这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这一材料反映出(     
①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劳动英雄与杀敌英雄同样受到尊重   ④根据地为反“围剿”做好了物资储备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06-30更新 | 331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高考北京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等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民主人士、国民党要员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各界(     
A.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C.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企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
2022-09-08更新 | 518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了正在紧张进行的中日会战情况:“晋省得失,不仅关系华北之存亡,实对中日整个战局有相当之影响。”并强调了八路军近期的军事胜利对提振全国抗战信心的重大作用。结合所学,判断这一胜利是指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2021-09-06更新 | 4697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北京历史高考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
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
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
2019-06-08更新 | 3392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9年北京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2018-06-09更新 | 3402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表一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一
目录
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
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
2019-01-30更新 | 1510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北京卷)
8 .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曩、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2019-01-30更新 | 169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
9 .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2019-01-30更新 | 188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
10 . 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下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宝岛回归”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中共七大召开”
A.①②④③⑤B.④③⑤①②C.②③④⑤①D.②④③⑤①
2017-08-04更新 | 251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北京卷精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