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当时,上海城市中人口才200万,工人占了四分之一。

——邢建榕《近代上海不仅是商业性消费城市》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就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付出诸多努力,最终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党史学习教育,以“赶考”精神做好新时代答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上海城市阶级结构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社会政治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所作出的重大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7年7—10月,上海市博物馆举办展览会,陈列自太平天国起的革命史料500余件。有参观者留言:“革命之花,烈士之躯,多么勇敢,多么伟大!然而我同时想到了华北,想到了东北,不禁凄凉无语。”这表明展览会的举办(     
A.赋予了反封建的政治内涵B.激发了参观者的爱国情绪
C.推动了淞沪会战取得胜利D.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立足个体,诉诸理性,针对的是个人的自由和社会权利,体现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和塑造个体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民族主义则立足国家的整体,在诉诸理性的同时,更要诉诸情感,体现为近代以来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而提出的一系列改良与革命的政治实践以建构现代国家。近代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逼迫中国人通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尝试,从而使启蒙与民族主义相交织,共同奠定了近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

——摘编自张锐《中国近现代国家建构的双重逻辑:启蒙与民族主义》

选取中国近代史某个时段或某个事件,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4-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7年9月21日,毛泽东在致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毛泽东所说的“拿手好戏”是指(     
A.群众路线B.减租减息政策
C.游击战争D.“三三制”政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7年4月,中共中央哈尔滨特别市成立哈尔滨特别市爱国自卫战争牺牲烈士纪念堂、纪念塔兴建委员会,提出建设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塔。1948年3月又动工修复道里兆麟纪念公园。这表明(     
A.市政建设彰显爱国情怀B.城市化进程促进时代进步
C.人民的娱乐空间得到扩展D.科学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南昌起义                      图二井冈山会师                           图三 台儿庄战役                    图四 破袭战(中共抗战战术)

材料二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刚刚当选后,到台北参加庆祝会时发表演说,就两岸关系、台湾内部政策及涉外政策作出了阐述。他表示会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与大陆恢复协商,并炳持着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共识,与大陆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应该和解休兵,相互协助、尊重,相信两岸会找到和平共容之道。他又提出四川大地震,台湾人民不分党派都提供援助,希望四川灾民安置早日完成。他希望两岸周末包机和开放旅游能令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请回答: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中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图一、图三所反映的两个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关系有何明显不同?图三、图四所反映的抗战路线有何不同?
(2)近代国共两党曾经两次达成的“共同利益的平衡点”分别指什么?各取得了什么重要成果?
(3)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4-03-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1874年到1890年,清政府共借外债26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17笔,占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1890年末,已达618万元,“与营业于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

——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中国近代银行史》

材料二   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797万磅、美元1442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

——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指出:“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这一口号的提出背景是(     
A.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阶段
C.解放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决战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解放战争即将胜利D.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024-01-11更新 | 19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高安市灰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不断在新的历史高度上走向统一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历史实践中创造积累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所形成的历史必然趋势,是数千年中华制度文明不断巩固发展的结果。秦汉至明清是统一性制度建设的发展与成热时期。秦统一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又相继制定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各种措施,将战国以来各自为政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象规范划一,奠定了此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基础……延续不断的制度建设,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根本保障。

——摘编自卜宪群《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历史特点与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摘编自1923年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材料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至明清时期统一性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后期中华民族“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的主要历程。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
2023-11-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