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1947-1949年东北解放区地方流通券发行数额的大致统计。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发行额(单位:万元)比上一年的增长率(%)
1947年上半年288203276
下半年10212606254
1948年上半年32860127222
下半年350000000965
1949年1206620000245
A.解放区的物价持续下降B.流通券发行额的增长率上升
C.战场胜利缓解财政困难D.东北通货膨胀问题得以解决
2024-03-21更新 | 24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社会惯有“好男不当兵”的观念。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因征兵问题在多地引发严重民怨,但根据地的状况却截然不同。下表是太行抗日根据地黎城县参军数据统计情况,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年份民兵数
(人)
民兵参军数
(人)
其他参军数
(人)
民兵参军
比例
民兵参军占
参军人数比例
194116241021536.3%40.0%
1942200622617311.3%56.6%
194333062081696.3%55.2%
194439433131217.9%72.1%
1945515562323212.1%72.9%
A.国民党忽视政治动员B.国人思想觉悟的提高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D.中共抗战路线的感召
3 . 数据是事实,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帮助
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2016-05-31更新 | 8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数据可以客观公正的说明日军所犯下的罪行,这是抹不去的历史记载,也是不可忘记的轰炸记忆(下列表格数据来源于“重庆大轰炸遗址展史馆”)。对这一表格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1938年—1943年日机轰炸数据
年限日机批数日机架数投炸弹枚数投燃烧弹枚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摧毁房屋栋数摧毁房屋间数
1938111591503723
19395980917864274437497948274012
194019147248190136342325411695522192
19411653218500587524552441566810876
194215000000
194310248126252118099
A.日军轰炸目的是打击敌后战场的抗战信心
B.1938—1941年日军轰炸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C.1942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轰炸次数迅速下降
D.这一数据资料是日军反人道罪的有力证明
2024-05-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抗日战争时期部分群体货币收入的购买力指数数据(以1937年为100)。据此可知,抗日战争时期(     

教授士兵公务员(重庆)产业工人农村工人(四川)
1937100100100100100
1938959177124111
193964644995122
19402529217663
19411522167882
19421210111575
1943146106958
194411

41
194512



A.农民受战争影响较小B.民族工商业濒临破产
C.国统区物资供应紧张D.国民党统治严重削弱
7 . 如表为陕甘宁地区(根据地)没收地主等阶级财产收入简况表(1936~1937年),表中数据变化(     
1936年1937年
总额(单位:万元)65.32.3
占财政收入比重55%4.41%
A.说明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的实行B.折射敌后战场的困境
C.体现中共推动统一战线的努力D.源于日军掠夺的加剧
8 . 关于“平型关大捷”到底毙伤多少日军,日方《华北治安战》记载:共阵亡作战士兵77人。而中国方面有一万(蒋介石贺电)、三千(长期使用的数字)和千(近期国内著作如《三晋同仇》等使用数字)之分。这说明
A.历史记载具有主观倾向性B.中国方面统计的数据准确
C.历史数据差距太大难辨真伪D.年代久远史实模糊
2021-04-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亿元)
A.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B.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D.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10 .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媒体通过计算国共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等数据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必定灭亡;而毛泽东却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
A.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B.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
C.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D.预判了国际形势对中国共产党有利
2020-12-05更新 | 474次组卷 | 2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