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南北各地都出现了在村落周围修建墙沟和围墙的设防村赛,即环墙聚落。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围墙的墙体变得愈加巩固,城乡分化更趋明显,环墙聚落逐渐向早期城市过渡。这变化
A.预示着国家文明时代即将到来B.反映出社会贫富差距日渐缩小
C.显示了中原文化强大的辐射力D.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考古发现,后岗三叠层的下层是以红陶和少量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遗存,中层是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存,上层是以灰陶和绳纹陶为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这一发现说明
A.石器时代生产发达B.商代晚期阶级产生
C.氏族社会文化多元D.中华文明发展延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考古发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有近乎完整的城墙和城门,型制宏大的贵族墓葬区,特殊的祭祀区,手工作坊区,仓储区,还有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这说明陶寺遗址
A.使传说时代的历史成为信史B.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C.是中华文明的最早起源D.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4 .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良渚遗址,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这说明(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B.国家观念已经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5 . 旧石器时代盛行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刮削器等,新石器时代盛行磨制石器,常见的有斧、刀、镰、犁等。这变化反映了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A.早期生产工具受自然条件限制B.早期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C.早期农业生产工具已发展成熟D.早期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学家苏秉琦说:“……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半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中国文明多源性的是
A.元谋人已经学会用火
B.在半坡遗址、牛河梁遗址、河姆渡遗址均发现了人工栽培粮食作物的遗存
C.《吕氏春秋》中列举了不(稷)、黍、稻、麻、菽、麦以及大麦等粮食作物
D.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出土文物500余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半坡遗址发现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盆内的人面带着小尖顶帽。这表明,半坡人
A.生活在旧石器时代B.居住在长江流域
C.已经具备审美意识D.掌握了制瓷技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距今11000—8600年前)出土的红衣夹炭陶的胎体内有明显的谷壳,在红烧土中也发现有炭化的稻壳和叶片,经鉴定,这些炭化谷物部分属野生稻,部分是人工栽培的热带型粳稻。据此可推知,当时我国先民
A.实现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B.彻底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生产者
C.生产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D.已满足了自身对食物的迫切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文化遗存发现了成堆的稻谷、谷壳、稻秆,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发掘出的夹碳黑陶则是掺有碎叶、稻壳的陶土烧制而成;该遗存还发现了成排颇具工艺的卯榫结构的木构建筑。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人们生活逐渐稳定B.良渚文化已经初具规模
C.稻粟种植开始出现D.居民财富分化已经形成
2021-10-27更新 | 36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大汶口文化后期墓葬中出现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多者达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没有。在随葬器物中,男性多生产工具和手工工具,女性多生活用具。这反映了当时
A.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出现B.出现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C.社会化分工达到较高水平D.仍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2021-09-26更新 | 533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