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多元一体特点
C.中华文明发展呈现出螺旋上升趋势D.当时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向北扩展,中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
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推动了农耕文明进程
2024-04-08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自拟模拟(6)历史试题
3 . 旧石器时代盛行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刮削器等,新石器时代盛行磨制石器,常见的有斧、刀、镰、犁等。这变化反映了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A.早期生产工具受自然条件限制B.早期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C.早期农业生产工具已发展成熟D.早期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