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泥河湾是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东部的一个小村庄,位于桑干河上游的阳原盆地。距今约二百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1978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泥河湾附近的小长梁东谷坨发现了大量旧石器和哺乳类动物化石。2022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进展。据了解,此次发现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加工颜料、镶嵌使用细小石器的考古遗存。据此可知该遗址(     
A.具有了初步的国家形态B.对研究华北地区早期人类发展有重大意义
C.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代表黄河流域文明最高水平
2024-02-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磁山文化,是指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磁山发现而得名。据碳14法测定年代,磁山文化距今约8000年至7600年前,早于仰韶文化1000年。磁山遗址是世界上粮食粟、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发现地,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据此可知(     
A.磁山文化已进入文明时代
B.新的考古发现改写了世界的历史
C.磁山文化是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D.磁山文化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农业起源有重要意义
2024-02-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考古学者在位于今内蒙古的兴隆洼遗址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粟的炭化颗粒,这些颗粒的形态特征和尺寸大小明显有别于野生的同类植物种子。这可用于说明(     
A.南稻北粟生产格局的形成B.北方地区原始农业的出现
C.高原牧区农牧分工的格局D.定居生活对种植业的意义
2024-01-31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自拟模拟(6)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这一时期(       
A.种植粟和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B.邦国林立,早期国家形成并发展
C.先后出现精美玉器、青铜器和铁器D.氏族成员平等,未出现阶级分化
2024-01-24更新 | 115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自拟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考古发掘,在青海乐都、甘肃永昌的马家窑文化墓葬群遗址中不仅发现了残存的粟、稷等作物的碳化籽粒,还有细心磨制的石斧、石镰和石凿等工具出土,“居民多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形成聚落”。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时期(       
A.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B.南稻北粟格局形成
C.已出现早期国家雏形D.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6 . 有学者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尤其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材料意在说明良渚遗址(       
A.是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早期国家B.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学术价值
C.是我国重要的人类早期文化遗址D.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和贫富分化
2023-11-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剩余产品最早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早期,在磁山遗址的窖穴灰坑里发现了粟的痕迹。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剩余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安半坡遗址中有很多窖穴,用来储藏食物,出土了数斗腐朽皮壳,还有两个罐钵盛满了粟。这一时期剩余产品的出现(     
A.为早期国家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B.有利于私有制的形成
C.是铁制生产工具充分运用的产物D.源于生产关系的质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赵陵山77号墓为苏州良渚文化早期的一座重要墓葬。该墓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器物,除了陶器、石器外,仅玉器就达125件(套)之多。在墓主腰部右侧放置了代表权力的石钺,其孔内为透雕人鸟兽玉饰。这主要表明当时的良渚(     
A.礼乐制度完善B.社会分化明显
C.手工技术领先D.阶级对立严重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考古发现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雕刻和装饰技术十分先进,其装饰技法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镶嵌玉技术,也源于良渚。这说明(          
A.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B.华夏认同开始出现
C.良渚文化已经具备国家形态D.南北文化存在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千克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精耕细作农业特征已出现B.阶级分化已经日益明显
C.早期国家形态的初步显现D.农耕生产内部分工细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