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考古发现,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在以粟类作物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和以家猪为代表的家畜饲养的基础上,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和饲养黄牛、绵羊,且这一时期被发现的小麦遗址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     
A.成为水稻的发源地B.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C.农用动力发生变化D.轮作复种技术发达
2023-05-27更新 | 64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
C.畜牧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进步
2023-02-10更新 | 176次组卷 | 11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始终领先世界B.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
2022-01-21更新 | 342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tura和co/ere,本意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字根, 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种之意。”据此判断,中国的文化源头应始于
A.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
C.进入青铜时代的商朝D.封邦建国体制建立后的西周
2021-03-23更新 | 526次组卷 | 4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07年,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重见天日,在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象征王权的玉器及信仰用品,发现的巨大水坝需要至少一万人施工数年,测定年代(距今约5100年)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得多。这表明
A.良渚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B.国家组织形态在当时已出现
C.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D.早期王权借助神权强化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   ③饲养家畜   ④种植农作物   ⑤有成熟文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
2020-01-13更新 | 46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陕西省B.云南省C.浙江省D.北京市
9 .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2019-11-15更新 | 111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遗址
2019-10-14更新 | 23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实验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