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起源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B.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
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D.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2 . 距今4300年左右,由于洪水频发,稻田沦为沼泽,盛极一时的良渚文化衰落。与之相对应的是,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多样的地形条件和粟黍稻豆等构成的农作物种植系统,使该区域的文明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据此可知(     
A.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类文明史B.食物生产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C.物种多样与否左右文明演进D.中华文明具有生生不息特征
2023-06-27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出土了罐、瓶、碗、壶等大量彩绘陶器。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据此判断,姜寨聚落属于下列哪一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
C.畜牧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进步
2023-02-10更新 | 176次组卷 | 11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距今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它们相似的特征是(     
A.主要使用打制石器B.已有了原始农业
C.大量制造黑陶D.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2022-09-12更新 | 80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遗址中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四川三星堆遗址也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当时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C.区域文化交流频繁D.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2022-04-15更新 | 903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位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其筑城规模、玉器制作水平、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集中规模都超过了同时期的北方。但后世却长期以北方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域,这说明
A.中华文明的核心起源地需要改写
B.后世北方的政治、文化话语权太大
C.文明延续性比先发优势更加重要
D.良渚文化不属于中华文明组成部分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考古发现,大汶口遗址有些墓穴内有大量精美的陶器、玉器和象牙器等,而有些墓穴内随葬品只有一两件豆、罐之类的陶器,有些甚至一所有。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农耕文明开始形成B.早期国家初具形态
C.建立了奴隶制国家D.已经出现阶级分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020-01-20更新 | 1840次组卷 | 8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