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二里头文化的出现让周邻同时期考古学文化显示出万马齐喑的局面,如东方的岳石文化、北方的下七垣文化、东南的马桥文化等,甚至远至长江中游地区,都缺乏二里头文化那样的高级产品,原本发达的制陶业等手工业也呈现出粗鄙化的趋势。这体现出当时的中国(       
A.早期文明发展呈现集中态势B.中原地区领先地位日益明显
C.夏王朝垄断了手工业的生产D.文化多元发展进程遭到阻断
2 . 依据考古资料,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山西陶寺祭天遗址,其最为重要的礼制建筑就是观测太阳的观象台遗址。在将观象台模拟复原以后,通过实地观测,考古工作者发现陶寺的观象台能观天测象,“授民以时”。这可以用于研究(     
A.中国农耕文明的领先地位B.具备国家的初始化形态
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趋势D.早期文明分布区域不均
2023-12-03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国语·周语》说:共工“欲壅(堵塞)防百川,堕(削平)高堙(填塞)庳”,“鲧称遂共工之过”,禹乃“高高下下,疏川导滞”。据材料可知(     
A.共工和鲧治水失败B.当时水患较为严重
C.国家出现统一趋势D.历史记载的客观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考古界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考古学探索,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过多种认知模式。除“中原中心说”外,还有“满天星斗说”“中国相互作用圈说”、以中原为中心的“重瓣花朵说”或“多元一体说”“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说”“新中原中心说”等等。“中原中心说”以外的其他各说,大致可以看作是多元认知视角下的新中原中心论,其基本思路和结论是认为各区域的吏前文化虽相对独立但联系密切,大体连续进化,最终“百川归海”。

——据许宏《从证经补史到独步史前:考古学对“中国”诞生史的探索》


(1)关于我国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起点的假说,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早在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英雄年代,也是一个村落部落的迸发的“万邦时代”这一时期具备了中国历史上国家的初始形态,下列因素不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是
A.原始民主色彩的政治制度的产生
B.华夏民族的萌芽
C.权力与财产继承制度的产生
D.阶级的分化趋势明显
7 . 《史记》记载,“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但“未有分职”。舜以“居官相事”而咨于四岳,任禹为司空,皋陶为大理,契为司徒,弃为后稷,伯夷主礼,夔主乐,龙主宾客,垂主工师,益主虞。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等级秩序森严B.职官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C.君主权力尚未集中D.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2023-1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从唯物史观看,我国历史上,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变化的根源是(     
A.王权民主思想的加强B.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
C.继承人的品德优良D.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人类在采集狩猎时期,就对昼夜交替、星象变化以及寒来暑往、植物荣枯、动物出没等自然节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夏小正》把一年分为12个月,并把各月的天象、物候和农事对应起来,它体现了从观测物候定季节的物候历阶段向观测天象定农时的观象授时阶段的过渡。这表明(     
A.早期天文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产生B.农业生产发展对天文学形成强大推力
C.由原始粗放农业转变为精耕细作农业D.我国天文观测及历法制订领先于世界
10 . 先秦文献载远古之时“民神不杂”,到少昊氏之时人人祭祀,导致“民神杂糅”,引发灾祸。颛顼即位后,设专职人员分管天事,促使民神异业,各司其序,从而改变了原始祭祀的泛滥。这一变化可以用于佐证在“万邦”时代(     
A.官僚系统业已初步形成B.阶级分化促成神权垄断
C.生产发展削弱宗教权威D.贵族政治取代原始民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