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周易·革》中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后人常用“汤武革命”来形容改朝换代,夏商两朝的覆亡给后世君主的警示是(     
A.加强国防,充实军备B.任用贤臣,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增强国力D.加强集权,完善制度
2024-03-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夏商时期,人们对天文、星象有一定认识,根据天文星象制定了历法。《夏小正》记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等内容;商朝的殷历设置了闰月,并将一年区分为春、秋两季。 材料表明,夏商(     
A.对自然界的认识有所提高B.农业发展推动社会分工
C.统治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D.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3 . 遂公盨(图)为西周中期器物,内有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方设征”,与《诗经》中的记载一致,遂公成为了研究大禹治水的重要例证。这表明(     
A.实物史料能反映历史全貌B.口传史料能确证历史真实
C.文献史料比实物史料的可信度更高D.史学研究应有多重史料的相互印证
2024-02-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新砦——二里头人普遍嗜酒,喜欢制造专门储酒、温酒、斟酒的器皿,哪怕是寒酸的小墓,也常有陶制酒器。由此可知,他们(     
A.贫富分化不太明显B.不会制造青铜用具
C.有较为充足的粮食D.频繁开展商业贸易
2024-02-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出土了起源于山东地区的以玉牙璋,源于长江中游肖家屋脊文化的玉蝉和柄形器,多见于山东龙山墓葬、陶寺文化墓葬和甘青地区的绿松石镶嵌器。这体现出二里头文化(     
A.私有制已经产生B.阶级分化较明显
C.具有多元文化来源特征D.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2024-02-0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考古发现:“山”字,在二里头遗址的象形符号作“”形,在郑州商城遗址的陶符上作“﹏”形,甲骨文中作“﹏”形,展现出极为相似的字形与造字理念。材料旨在强调(     
A.二里头符号批量出现B.商城陶符有明显的形态差异
C.三种符号有承续关系D.甲骨文是一种较成熟的文字
2024-02-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中原地区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铜器与玉石器统计。这表明(     
期段铜礼器其他铜器玉石器
一期绿松石牌
二期铜铃龙形器、柄形器
三期铜爵铜铃、兽面牌饰璋、钺、圭
四期爵、盉、鼎等戈、钺、斧、圆牌等戈、刀、壁、钺、圭、石磐等
A.民营手工业规模扩大化B.青铜冶炼占据主导地位
C.早期政治文明有所发展D.早期礼乐制度渐趋成熟
8 .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夏王朝是否存在一直争议不断。考古学界在河南洛阳发现二里头遗址,包括宫殿遗址、作坊遗址等。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表明文献中有关夏文化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且不少是可信的。据此可知(     
A.文献记载须由考古发现来印证B.历史研究注重史料的多源互证
C.多方史料互证还原了历史事实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
2024-01-3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后,同姓诸侯有扈氏曾起兵反对。启在战前曾作过简短的动员,指责有扈氏“知义而不知宜”。启的言论从侧面反映(     
A.破坏禅让制恶化了社会秩序B.有扈氏维护了社会正义
C.启建立夏朝推动了社会进步D.王位世袭符合历史潮流
10 . 据《礼记·礼运》记载,昔日盛放奉献给祖先和天地神灵美食的陶器、石器演变成了铜器、玉器、漆器,其使用者也由最初的氏族首领、酋长演变为国君、帝王, 但礼器的性质未变。材料旨在说明 (     
A.早期文明发展具有连续性B.生产力进步推动礼器变化
C.中华文明呈现出迷信色彩D.早期的权力体现神权色彩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