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0966次组卷 | 16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左传》记载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祝佗追述西周分封称“伯禽集团与殷民六族在鲁,康叔集团与殷民七族在卫,唐叔集团与怀姓九宗在晋。他们又分别依靠各地土著居民作为劳役群体,组合成各地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王族到重要地区(     
A.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B.限制了受封诸侯的权力
C.使中国的疆域基本确定D.加速了王权与族权分离
3 . 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官僚政治开始形成B.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2021-01-10更新 | 1236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目标。通过这一“分”“合”,西周
A.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宗族权威日渐突出
2020-04-16更新 | 49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段材料表明
A.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B.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C.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元素
6 . 西周发迹于富庶的渭河谷地,定都岐山脚下的镐京。周公以镐京偏西,不易震慑东方,遂建东都洛邑,将民族意识强烈的“殷顽民”强制迁徙到洛邑居住,使其“密迩王室”,无法作乱。周王定镐京为“宗周”,新建的洛邑为“成周”。对该材料表述不正确的是
A.周公是天下共主B.周为天下之大宗
C.“成周”是周王为了防止殷民叛乱而建D.周公认为都城镐京偏西,故重建新都洛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