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二里头文化有多个组成部分,“其主体内容是继承河南龙山文化和新砦期遗存的器物;还有源自西北地区的制铜工艺;源于良渚文化中的玉镯、玉柱状饰;源自海岱地区的黑色陶和黑皮陶”。这一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A.夏朝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二里头文化时期手工业技术发达
C.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D.中华早期文明在交流交融中发展
2024-03-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龙山时代晚期,淮河作为文化上的南北分界被完全确立,淮河流域成为四大强势文化区交互影响的舞台,在其西北部,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材料表明(     
A.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交流B.文化汇融催生国家文明
C.淮河成为中华文化中心D.夏朝国家结构较为严密
2023-03-26更新 | 398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距今约3800~3500年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其都邑的中心区分布着宫城和大型宫殿建筑群,其外围有主干道网连接交通,同时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宫殿区的近旁。据此可知,二里头文化(       
A.具有鲜明的早期国家特征B.基本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手工业技术呈现高超水准D.国家机构的设置渐趋完善
2023-02-20更新 | 23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新课程质监)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考古研究发现,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起源时间上以及文化发展水平上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甚至在特定阶段还要超过中原地区,但夏、商、周三个最早的王朝文明都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A.天下之中的政治地位B.适宜生产的气候条件
C.中华先民的艰苦奋斗D.多元文化的汇聚融合
7 . 《礼记·礼运》记载,禹选择颇有威望的偃姓部落首领皋陶为继承人……可皋陶……已至耄耋之年,等不到实行禅让便先禹而死。禹又举荐没有多少影响的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各个部落并不拥护他,而拥戴启。这表明
A.禹仍严格坚持禅让制度B.启通过禅让取得政权
C.禹为启掌权铺平了道路D.禹反对启继承其王位
2021-08-04更新 | 666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