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示正确的是(     

A.①——大汶口文化B.②——元谋人遗址
C.③——河姆渡文化D.④——北京人遗址
2024-05-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202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选择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柿子滩遗址中,发现了鸵鸟蛋皮串珠和蚌壳饰品,鸵鸟蛋皮出自本地,而蚌壳则来自山东沿海。由此可知(     
A.私营手工业已经十分发达B.不同地区存在交往和联系
C.柿子滩是华夏文明发源地D.多元一体文明特征的呈现
2024-05-13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历史试题
2024·山东·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中绝大多数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这些城址不同于普通聚落,而是地域性中心聚落,城墙的修建反映其防御强度不断增强。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最早的城市形式B.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C.形成了早期国家的形态D.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曙光
2024-04-23更新 | 420次组卷 | 6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7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江西境内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是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该遗址出土了516件原始陶片,还有人工栽培水稻遗存。这说明(     
A.水稻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江西先民率先摆脱自然环境束缚
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D.遗址所处时代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2024-03-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两种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穿越千年时空,终于在此相遇。以下两件展品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     

A.多元一体B.封闭保守C.自成体系D.连绵不断
2024-02-15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贵州·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图是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文化遗址分布及影响范围示意图。这反映中华文明(       

A.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B.以中原地区为核心
C.呈多元一体发展趋势D.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2024-01-22更新 | 374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汇编)- 2024年1月“九省联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23-24高一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如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依据表中信息可以确认的是(     
遗址名称所在区域考古发现(部分)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长江中游地区大型祭祀遗址、大量精美玉器、大批量生产的红陶杯等
红山牛河梁遗址东北地区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大量精美玉器、彩陶筒形器等
良渚遗址江浙地区祭祀中心、积石冢、墓地、黑皮陶为主的陶器、大量多形制的石器和玉器等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黄土高原北部数以万计的玉器、骨器、陶器,城门遗迹、宫殿区等
A.中华文明具有一体多元特点B.中国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C.各区域间有直接的文化交流D.当时的阶级分化已日益明显
2023-12-27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古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研究这些文化遗存的主要依据是(     
A.史书记载B.神话传说C.考古发掘D.学术论著
2023-11-23更新 | 113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2022年高二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从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时代,我国家畜中数量最多的是猪,其次是牛、狗和羊,大汶口遗址发掘出的墓地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以猪殉葬。这些考古事实可以佐证,新石器时代(    
A.食物种类十分丰富B.小农经济模式已经萌生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人们过着定居农耕生活
2023-11-13更新 | 212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是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陶寺遗址(属龙山文化)中发掘的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都被权力阶层所独有。在陶寺遗址的墓葬中,既有规模宏大、地位凸显的宫殿夯土建筑,又有简陋普通的半地穴式或窑洞式小房子陶寺遗址早期和中期的墓葬都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且存在着多个层次等级。此外,陶寺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乱葬篡,死者或被弃于灰坑,或被作为人牲用来祭祀或被夯筑于城墙中,有的甚至是多人从葬。围绕陶寺遗址分布的14处遗址中,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

——摘编自高江涛《试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

材料二   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中,甘肃大地湾群落以一个长方形主室为中心,两侧备有一侧室,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无论是面积、质量还是结构都首屈一指。在这一时期的姜寨等遗址中,除作为群落中心的准都邑有墙垣或其他防御性设施外,其他聚落已没有了这些设施,在这些聚落中,还发现了相对独立的军事将领和巫觋人员。此外。在良渚文化区的大型墓中,有精致的玉铖等高级殉葬品,中型墓中玉域的制作工艺与形制与之相比略逊一筹。在此时的大汶口墓地中,石钺、玉铖与作为贯通天地神人法器的骨牙雕筒同时出土,说明这一神权与政权结合的传统至夏、商、周三代依然如故。

——摘编自马新《群落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龙山文化考古遗存中蕴含的早期国家和文明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为依据,概述这-时期早期国家和文明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出现的根本原因。
2023-1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