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从遗址选出炭化种子1245粒,其中包括541粒水稻和638粒水稻基盘(水稻加工残留物)、33粒粟、27粒小麦及6粒大豆。据测年材料反映,农作物遗存可追溯到距今约5800年。该发现可以佐证(       
A.稻作农业起源于中原地区B.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C.不同区域间经济物质交流D.贫富分化已经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为学者绘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示意图。其分区基本上依据于(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区
A.地域文化特色B.主要生产形态C.血缘关系亲疏D.社会文明程度
2024-05-20更新 | 32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下图所示为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发掘时出土的仰韶文化后期小口尖底瓶,人们在瓶内检测出谷物发酵酒的残留。据检测,其原料包括黍、粟、水稻、薏苡、野生小麦族和块根类植物,其酿造技术与甲骨文中记载的“醴”的酿造技术属于同一类型。该发现可用于探究(     
A.南北食物物种的交流B.中原农耕文明的发展
C.夏商手工技艺的传承D.原始村落的娱乐生活
4 . 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外围水利系统,中部建有大型广场和高等级建筑。据估算,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体现了当时(     
A.等级化社会确立B.社会组织能力较强
C.私有制已经出现D.小农经济比较发达
2024-05-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中绝大多数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这些城址不同于普通聚落,而是地域性中心聚落,城墙的修建反映其防御强度不断增强。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最早的城市形式B.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C.形成了早期国家的形态D.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曙光
2024-04-23更新 | 42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与夏商大约同一时期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近年来在祭祀坑内新出土了成组的青铜尊等青铜礼器,这些器物大都采用了与中原青铜器相同的“泥模块铸法”,但其中的“顶尊跪坐人像”为该地区仅见。这可用于佐证(     
A.青铜文明的宗教色彩B.不同区域间文化趋同
C.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D.三星堆文化独立发展
2024-02-1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仰韶文化早期,通过采集获得的野生植物如藜属种子、菱角等是主要食物来源。从中期开始,农作物和家养动物成为主要食物来源。这说明当时(     
A.已经初具阶级社会特征B.处于新旧石器过渡时代
C.逐步进入定居农业阶段D.采集狩猎居于主导地位
2024-02-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图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其中“?”应填充(     
A.大型祭坛B.阶级对立C.井田制度D.青铜农具
2024-02-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国史十六讲》写道:“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农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一跃而为食物的生产者。”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遗址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二里头文化B.大汶口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
10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表明:距今5千多年前,黄河、长江中下游及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并在长期的交流互动中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这表明中华文明(       
A.历史悠久B.分布广泛C.多元一体D.延绵不断
2024-01-01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