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古本《竹书纪年》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其中明确记述了“昔尧为舜所囚,舜复偃塞丹朱(尧之子),使不与父相见也”;而《史记》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而卒授舜以天下。”这一表述的变化反映出(       
A.国家统一的趋势B.社会阶层的流动C.主流思想的确立D.中央集权的强化
2023-1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依据考古资料,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山西陶寺祭天遗址,其最为重要的礼制建筑就是观测太阳的观象台遗址。在将观象台模拟复原以后,通过实地观测,考古工作者发现陶寺的观象台能观天测象,“授民以时”。这可以用于研究(     
A.中国农耕文明的领先地位B.具备国家的初始化形态
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趋势D.早期文明分布区域不均
2023-12-03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考古界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考古学探索,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过多种认知模式。除“中原中心说”外,还有“满天星斗说”“中国相互作用圈说”、以中原为中心的“重瓣花朵说”或“多元一体说”“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说”“新中原中心说”等等。“中原中心说”以外的其他各说,大致可以看作是多元认知视角下的新中原中心论,其基本思路和结论是认为各区域的吏前文化虽相对独立但联系密切,大体连续进化,最终“百川归海”。

——据许宏《从证经补史到独步史前:考古学对“中国”诞生史的探索》


(1)关于我国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起点的假说,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4 . 早在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英雄年代,也是一个村落部落的迸发的“万邦时代”这一时期具备了中国历史上国家的初始形态,下列因素不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是
A.原始民主色彩的政治制度的产生
B.华夏民族的萌芽
C.权力与财产继承制度的产生
D.阶级的分化趋势明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史记》记载,“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但“未有分职”。舜以“居官相事”而咨于四岳,任禹为司空,皋陶为大理,契为司徒,弃为后稷,伯夷主礼,夔主乐,龙主宾客,垂主工师,益主虞。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等级秩序森严B.职官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C.君主权力尚未集中D.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2023-1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儒家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之世;“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之世。这种社会变化出现的大致时期是(     
A.夏王朝B.商王朝C.西周王朝D.春秋战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75年, 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件长流平底三足青铜爵, 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青铜酒杯”。《世本》有夏代“杜康造酒”“太康造林酒”等记载, 当时酒主要是专属享用物品,在关于夏桀的篇章里已有少量酒的记载。这些资料可用于印证夏代(       
A.青铜冶炼技术领先世界B.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农业经济水平有所发展D.统治者奢靡享乐导致亡国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商、西周两个世系表,指出西周权力继承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简单评价这种变化。

材料二: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解释夏、商、西周“三代”的统治特点。
2023-10-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从唯物史观看,我国历史上,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变化的根源是(     
A.王权民主思想的加强B.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
C.继承人的品德优良D.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