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辽宁营口出土的金牛山文化表明早在2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栖息。在朝阳市喀左县、沈阳新乐遗址、大连旅顺郭家村都发现过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在这里居住的除汉族的先人外,还有东胡、肃慎等民族的先人,辽宁因此形成了与中国中原古文化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自己特点的北方古文化区系。根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西、左北平郡明代时为辽东都司,明接管元对辽宁的统治后,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以冶铁、制盐为主的手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本溪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明朝中叶,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

——摘编自朱诚如主编《辽宁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辽宁地区发展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辽宁地区获得发展的原因。
2024·安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考古发现,安徽淮北地区文化呈现出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阜阳地区文化则为河南龙山文化的延伸,江淮地区文化如六安红墩寺、肥西古埂等既有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也存在良渚文化的某些特征。据此推断(     
A.先民持续迁徙推动文明交流B.淮河流域南北文化有所交流
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D.考古发现成为史学认知前提
2024-04-16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2014年考古工作者在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的南部新发现了外城垣的线索。根据考古发现的大型“祭祀台基”推断禹会村遗址是龙山文化晚期以祭祀为主的礼仪活动场所,与古史传说中的“禹会诸侯”事件相当吻合。该遗址(     

(禹会村“祭袍台基”表面遗迹)
A.确保了考古发掘与传说一致性B.证明淮河流域文化全国领先
C.丰富了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样本D.表明已形成完善的礼乐制度
2023-01-22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大约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走向早期国家形态的前夜,自北向南发现了红山、仰韶、大汶口、屈家岭、良渚等几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其文明因素各有千秋,特色鲜明。如图主要展现了(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B.华夏文明演进的不同路径
C.中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D.南北文化系统的孤立发展
2023-01-25更新 | 221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青海柳湾发现的366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中,有20座两人合葬墓(即一人葬于棺内,一人葬于棺外)、3座双棺合葬墓和2座两人同棺合葬墓,还出现了没有任何葬具的土坑墓。这反映出当时该(     
A.阶级对立较为普遍B.贫富分化已经显现
C.社会矛盾日益复杂D.劳动方式发生变化
6 . 考古资料显示,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81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除了陶器外,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饰、牙饰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     
A.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B.贫富分化催生出奴隶制国家
C.剩余产品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D.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
7 . 2023年1月,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村西发现了一处距今大约1.32万年的人类遗址。出土的陶片质地均匀、器型规整,胎土掺杂着植物茎秆,属于典型的夹炭陶工艺。该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骼,一些鹿类和鸟类的骨骼表面存在切割等痕迹。赵家徐姚遗址的发现(     
A.呈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特点B.反映了原始手工业的领先与发达
C.提供了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证据D.印证了渔猎是食物的唯一来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国铅同位素考古》记载,根据同位素测试结果,四川三星堆和江西吴城两处遗址所出的铜器都属于特殊铅器物,都使用了同一来源的金属原料,它们的铸造技术是一脉相承的。据此可知,该时期
A.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B.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高超
C.中国经济呈现区域化特征D.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格局
9 .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距今约9000至7500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炭化稻米、石磨棒、石磨盘,说明贾湖人在当时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稻作技术。这些可以佐证当时(     
A.农耕生产中已经出现精耕细作B.原始农耕改善了古人饮食条件
C.黄河流域文明程度已遥遥领先D.阶级阶层分化现象已比较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安徽省蚌埠市双墩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遗址出土了600余件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刻画符号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记事记数、天文历法、地理位置等内容,反映了原始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各方面的特色。这可以用于研究(       
A.早期国家的初步形成B.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
C.农耕文明的多元一体D.长江流域的领先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