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向北扩展,中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
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推动了农耕文明进程
2024-03-20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浙江良渚地区近年发现了大量古文明遗址,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有水稻、蚕豆、花生、芝麻等农作物,以及丝麻纺织物,墓葬遗址中有些墓地宏大精美,有些墓地狭小简陋。据此可知合理的推论是
A.良渚文化发展到了早期国家阶段
B.良渚文化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C.黄河流域文明并非中国文明源头
D.南方文化已经受到北方文明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龙山文化初期,陶寺早期聚落兴起,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达四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地。墓地以宗族为单位排列布局,其中包含高等级家族的大墓,这些大墓同普通小墓共同混在同一墓区。这说明,陶寺早期聚落(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父系氏族社会已趋向瓦解
C.血缘族群关系较为牢固D.最高权力继承实行世袭制
4 . 《说文解字》载:“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史载嫘祖是成都嫘祖村人。近日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不同形式的丝绸残留物,证明了在三星堆文化时期蜀地就已经开始使用丝绸。由此可知(       
A.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必须互证B.丝织技术发端于巴蜀地区
C.传世文献真实记载了历史事实D.蜀地的丝织技术历史悠久
5 . 黄河行经河北平原,每当汛期河道呈现漫流状态,洪水奔流,四溢成泽,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下图是史前时期(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遗址分布图。据此图可以推知,史前时期(       
   
A.黄河上游地区重视水利的兴修B.河北平原腹心地带生产力水平较落后
C.各遗存对外来文化呈排斥态度D.黄河流域持续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2023-05-21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的重要史前遗存,如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山西襄汾陶寺史前墓地、山东大坟口文化刻符陶器、良渚文化大型祭坛与大型墓葬相继被发现。这些史前遗存的发现(     
A.可用于研究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态B.说明早期文明具有继承性特征
C.表明奴隶制经济已经走向了繁荣D.折射了新石器时代灿烂的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石峡文化是岭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于广东省北江和东江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广东韶关曲江县石峡遗址而得名。考古发现,石峡文化与岭南文化有着明显区别,与良渚遗址群的江西赣江流域的樊城堆文化关系更密切,因此又被称为“樊城堆——石峡文化”。这反映了新石器时期(       
A.文化遗存呈现多中心特点B.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存在文化交流
C.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传播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已基本形成
2024-03-21更新 | 196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近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全国最大的大口尊、国内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器型独特的顶尊跪坐人像、国内唯一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圆口方体铜尊,以及象牙微雕、大量丝绸和纺织品残留物、碳化稻、竹和阔叶林树种等多种遗物。这表明
A.中华文明的多元性B.国事决定于礼乐制度
C.专制皇权已经确立D.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2022-03-08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发现的拥有石磨盘、石磨棒(如图所示是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文化发现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90余处,其中只有石磨盘的有20处,只有石磨棒的有18处,盘棒同时发现的有52处。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新石器时代(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B.磨制石器开始取代打制石器
C.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D.原始手工业已成独立的部门
2023-05-20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D.阶级分化已经日益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