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学者研究,禹在整个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治水范围遍及豫东、鲁西、淮北、河北等广大区域,参与的氏族、部族众多,著名的有涂山氏、皋陶氏、伯益氏、横革氏、直成氏、共工之从孙四岳等,因此文献说“执玉帛者万国”。这可用于说明,大禹治水(     
A.根源于统治疆域扩大B.得益于集权政治发展
C.归功于部族矛盾缓和D.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
2023-12-07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根据考古学研究整理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等数据。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稻米粟米黍米
颗粒数14768138832248
千粒重(克)1627
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
粒数占比47.8%44.9%7.3%
重量占比84.5%9.9%5.6%
A.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已具备相对成熟的灌溉技术
C.古代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初步形成D.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3 . 1972年出土于山东临沂的《黄帝伐赤帝》简,记载了黄帝南伐赤帝、东伐青帝、北伐黑帝和西伐白帝的过程。黄帝打败四帝之后,“天下四面归之”。黄帝四征(     
A.结束了万邦时代的纷争B.推动阶级社会的产生
C.有利于华夏认同的孕育D.标志多元一体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记述出处
禹授益,而与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支”或作“友”“交”,即同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益让帝禹之子启;禹子启贤,天下属意。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史记·夏本纪》
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白寿彝《上古时代》
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中国历代帝王》
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取王位。《竹书纪年》
A.民主传统导致王位争斗B.部族战争助启夺位
C.启用暴力手段夺取王位D.启取代益最终登位
5 . 2021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据研究,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学界长期以来寻踪夏文化的重点考古遗址)出土的资料中,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瓠、高柄豆等。据此推断,当时两地
A.礼乐制度都非常完善B.经济发展水平齐平
C.手工技艺领先于世界D.文化之间互动交流
2021-11-14更新 | 656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的多条主干道路,揭示出其多网格式都邑布局,形成作坊、宫殿、祭祀等独立的功能分区,居葬合一的布局形态,井然有序、严谨明显的社会结构。这些发现最能说明(     
A.二里头已经建立了王朝国家B.二里头阶级分化明显
C.二里头手工业发展初具规模D.二里头城市规划合理
7 . 《国语·周语》说:共工“欲壅(堵塞)防百川,堕(削平)高堙(填塞)庳”,“鲧称遂共工之过”,禹乃“高高下下,疏川导滞”。据材料可知(     
A.共工和鲧治水失败B.当时水患较为严重
C.国家出现统一趋势D.历史记载的客观性
8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高
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
9 .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至少可以看出三波浪潮,第一波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良渚、石家河文明为代表;第二波发生在中国北方,以红山、石峁、陶寺文明为代表;第三波发生在中原,以二里头文明为代表。据此可知
A.当时文明已有早期国家特征B.中华文明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
C.中华文明是多元融合的产物D.三波文明浪潮间存在继承关系
2020-12-13更新 | 627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韩非子》中记载“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铆……糊粢之食,藜藿之羹";《墨子》中记载“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庄子》中记载“禹亲自操橐耜……腓无胧,胫无毛”。这些记载可以用来论证(       
A.原始社会私有制产生B.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万邦时代的生产状况D.诸子思想的兼容并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