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正是基于良渚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辽河流域等同时代遗址所反映的文明成就、社会发展状况、区域间的文化互动,考古学家得以确定中华文明形成于5000多年前。这主要说明我国(     
A.有文字的历史超过5000年B.远古文明呈现出中外交融性
C.早期国家的形成比较久远D.考古成果利于提升文明认知
2 . 距今约8000年的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纹饰图案中,“太阳被描绘为有着硕大的头、外展双手且连着身躯的人格化的神;凤鸟随处可见,大头长喙,伸展着宽大的翅膀,负载着太阳或獠牙兽;怪诞的獠牙兽,或乘于凤鸟的翅膀,或张展双翅凭借高耸的天梯和山峰飞向天界”。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史前人类的世界观
C.父系氏族的精神生活D.先民的农耕渔猎生活
2023-12-07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湖南省株洲市的磨山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农耕聚落遗址。这里出土的文物有:具有大溪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特征的遗存,如鼎足、双耳罐、红衣陶罐、简形釜、双腹豆、白陶盘等;具有龙山文化特征的遗存,如磨制的石锛、石镞、陶器等。这说明(     
A.大溪文化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B.长江流域史前农耕文化各具待色
C.湖南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中心D.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间存在交流
2023-11-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约12000—8000年,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这可以说明(       
A.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的起源地B.湖南先民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
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D.湖南的先民已经开始定居生活
2024-04-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5 . 在仰韶文化洛阳王湾遗址的小陶罐内壁附着有粟的痕迹,同时,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在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址、郑州西山的古城等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和家畜饲养业。这表明此时(     
A.体现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
B.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C.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
D.较为稳定的农业生产活动为远古人类的定居生活提供了条件
2024-02-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